观梅图

· 龚诩
先生雅操如冰玉,不爱繁华爱幽独。有足不踏公家门,有口不食非义粟。 却来山水最奇处,剩种梅花搆吟屋。霜林雪径常独游,竹杖芒鞋巾一幅。 疏影暗香诗一联,千年脍炙无人续。鹤骨久仙吟梦寒,画图尚尔清人目。 君不见涌金门外西湖边,花柳富贵人争传。年年二月三月天,士女嬉游多画船。 望中一点青青然,为识先生名更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公家门:指官府。
  • 非义粟:不正当得来的粮食。
  • 搆(gòu):建造。
  • 脍炙(kuài zhì):原指切细的烤肉,此处比喻诗文等受人赞赏。

翻译

先生高尚的节操如同冰玉一般,不喜爱繁华热闹,而喜爱幽静独处。有脚不踏入官府的大门,有口不吃不正当得来的粮食。

却来到山水最为奇妙的地方,剩下的空地种上梅花,建造起吟诗的屋舍。在霜雪覆盖的树林和雪径中常常独自游玩,手中拿着竹杖,脚穿草鞋,头上戴着一幅头巾。

写出“疏影暗香诗一联”,千年来受人赞赏却无人能续写。如同仙鹤般的风骨早已成仙,在梦中都透着清冷,这画图尚且能让人感到清新悦目。

您难道没有看见涌金门外的西湖边,花柳繁华富贵,人们争相传说。每年的二月三月天,男女们嬉游,有许多画船。

望向那里有一点青葱的样子,因为知道了先生,这景色名声更加美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先生高雅情操和独特生活方式的描绘,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和敬仰。诗中先写先生不爱繁华、不趋炎附势的品质,后描述他在山水奇处种梅建屋、独游吟赏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意境。“疏影暗香诗一联,千年脍炙无人续”强调了先生诗作的高妙。最后通过与涌金门外西湖边的繁华景象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先生的与众不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用对比的手法鲜明地表现了主题。

龚诩

龚诩

明苏州府昆山人,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龚察子。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卒,门人私谥安节。有《野古集》。 ► 311篇诗文

龚诩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