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

· 龚诩
一经水旱便流离,风景萧条思惨悽。 到处唤春空有鸟,连村报晓寂无鸡。 颓垣废井荒芜宅,垢面蓬头瘦损妻。 更有社公同寂寞,年来不复享豚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戌:干支纪年法,这里指具体的某一年。
  • 流离:(liú lí)指流转离散,无处安身。
  • 惨悽:(cǎn qī)悲惨凄凉。
  • 颓垣:(tuí yuán)倒塌的墙壁。
  • 废井:废弃的水井。
  • 荒芜:(huāng wú)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 垢面蓬头:(gòu miàn péng tóu)指面目肮脏,头发蓬乱。
  • 社公:民间信仰中管理土地的神祇。
  • 豚蹄:(tún tí)猪蹄子,古代用于祭祀。

翻译

一旦遭遇水旱灾害,百姓就会四处流转离散,景色变得萧条,让人心中感到悲惨凄凉。到处都有鸟儿在呼唤春天,可村落相连却寂静无声,连报晓的鸡都没有了。倒塌的墙壁、废弃的水井、荒芜的宅院随处可见,妻子面容肮脏、头发蓬乱,身体消瘦憔悴。更有那土地神也同样寂寞,这一年来都不再能享受到祭祀的猪蹄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遭受水旱灾害后,乡村的凄惨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灾害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诗中“到处唤春空有鸟,连村报晓寂无鸡”以鸟声的存在和鸡声的消失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村庄的寂静和荒凉。“颓垣废井荒芜宅,垢面蓬头瘦损妻”则具体地刻画了受灾后的场景和人们的困苦状态。最后提到社公不再享豚蹄,暗示了人们生活的贫困,连祭祀都无法正常进行。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深刻地反映了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

龚诩

龚诩

明苏州府昆山人,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龚察子。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卒,门人私谥安节。有《野古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