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日过分水王主事舜夫留宿明日以十绝句追送次韵答之

· 顾清
曾参石室润鸿休,又见蒲轮降鹄头。 归去太平犹许颂,未应诗酒只赓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曾参(zēng shēn):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这里用作典故,寓意美好的品德和行为。
  • 石室:古代隐士的居所,也指藏书之处。这里可理解为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 鸿休:洪福,大福。
  • 蒲轮:用蒲草裹轮的车子,古代用于迎接贤士,以示敬重。
  • 鹄(hú)头:这里指贤士。

翻译

曾在那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润泽着大福,又看到那迎接贤士的车子降临。 归去之后太平安乐依旧值得赞颂,不应该只在诗酒中相互唱和应酬。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诗人通过“曾参石室润鸿休”表达了对过去美好品德和文化传承的肯定,“又见蒲轮降鹄头”则描绘了对贤士的尊重和期待。最后两句“归去太平犹许颂,未应诗酒只赓酬”,强调了不应仅仅沉溺于诗酒之间的应酬,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和赞美太平盛世。整首诗既有对过去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期望,体现了诗人的思想境界和对社会的关注。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