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李子阳吴克温二太史杭世卿吏部游城东潘氏园赋得流水
玉泉山前看滥觞,凫鹥翔集菰蒲香。
远波明灭带城阙,别派宛转通林塘。
褰衣经涉孺子喜,展席俯视尘襟凉。
斜阳上马傍堤去,极目东流思故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滥觞(làn shāng):本义是江河发源的地方水很浅,只能浮起酒杯。后指事物的开始或起源。
- 凫鹥(fú yī):凫和鸥。泛指水鸟。
- 菰蒲(gū pú):菰和蒲。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茎叫茭白,果实叫菰米;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可以编席、制扇。
- 褰衣(qiān yī):提起衣服。
- 孺子:在这里可理解为儿童。
- 尘襟:世俗的胸怀。
翻译
在玉泉山前面观看水流的起源,水鸟飞翔聚集,菰蒲散发着香气。 远处的水波时明时暗,带着城阙的影子,另一条支流蜿蜒曲折,通向树林和池塘。 提起衣服经过这里,孩子们很高兴,展开席子向下俯视,世俗的胸怀变得凉爽。 在斜阳中上马沿着堤岸离去,极目远望东方的流水,思念起故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城东潘氏园游玩的情景。首联通过描写玉泉山前的滥觞和菰蒲香以及翔集的水鸟,展现出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颔联写远处的水波和城阙以及蜿蜒的支流,增添了景色的层次感。颈联描述了人们在园中游玩的情景,体现出一种闲适的氛围。尾联则在斜阳中上马离去,望着东流的水思念故乡,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思乡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顾清的其他作品
- 《 十二日至济宁秦凤山示和彭幸庵吊古诸作次韵八首淮阴侯祠 》 —— [ 明 ] 顾清
- 《 次尤南渠元吉韵 》 —— [ 明 ] 顾清
- 《 旧有诵十二月吴江竹枝歌者戏效之得三首而止十一月廿三夜不寐因足成之诗成梦乘马上曲磴地名湖塘遇小儿杜姓者同行论处世之道甚悉 》 —— [ 明 ] 顾清
- 《 五月朔大雨新霁瑶空湛然西山翠色可挹 》 —— [ 明 ] 顾清
- 《 淑人迁柩至祖送还书感八首 》 —— [ 明 ] 顾清
- 《 六月十日过分水王主事舜夫留宿明日以十绝句追送次韵答之 》 —— [ 明 ] 顾清
- 《 洞庭春宴为徐子容太史母寿用己未送归省韵 》 —— [ 明 ] 顾清
- 《 后二日有旨再赋律诗四首 》 —— [ 明 ] 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