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西堂石鉴覞弟领众住栖贤

五叶天风吹欲落,银河之泻咽喷薄。 鲸鲵走陆化作鱼,江西驹儿产头角。 鞭风不踏紫陌尘,要使吼声喧五岳。 嗟吁大道时贤卑,至人不作使世疑。 浴雾已看文彩就,当头一喝成鹏飞。 如今分座龙象拥,高横玉麈深天机。 海波月起雁声来,坐念送君心迟迟。 栖贤我昔诛茅者,随师拾栗寒溪湄。 紫藤锦石不入眼,区区心迹今云疲。 吾师买马先买骨,秕糠如絮已粘泥。 衢头钟动市人丛,昙花岂得生其中。 不须呵我心先折,况复飘飘凌高风。 玉渊之水神龙藏,高崖灼烁骊珠光。 霞明雪净尘垢扫,追还九代轩琅琅。 入山却比谢安出,一丝九鼎悬穹苍。 吾生雅负素餐耻,譬如春梦不能起。 今日私心十倍欢,所能言者其粗耳。 寻常离别自有情,流光圣箭蜚英声。 悲欢在手不能用,眼看落叶堆高坪。 此山困厄数百载,杉松桧柏犹未改。 九曲澄渟天上来,五老芙蓉日飞盖。 石梁跨蹑断世心,幽人一入神踽踽。 所期万础绕千人,一丘一壑吾无取。 君但严持宝镜行,呶呶之物安足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鲸鲵(jīng ní):比喻凶恶的敌人。
  • 紫陌(zǐ mò):指京城郊外的道路。
  • 至人:指思想或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
  • 麈(zhǔ):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
  • 洙(zhū):水名,在中国山东省。
  • 渟(tíng):水积聚而不流动。
  • 踽踽(jǔ jǔ):形容孤独无依的样子。

翻译

五天的大风似乎要把天空吹落,银河之水汹涌倾泻,发出轰鸣声。江西的年轻人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他们以勇猛的气势前行,不沾染世俗的尘埃,要让自己的吼声传遍五岳。可叹如今的时代,贤能之人被轻视,超凡脱俗的人没有出现,使得世人产生疑惑。(这些年轻人)经过磨砺,文采已然展现,当头一喝便能如大鹏展翅高飞。如今他们分座讲法,龙象围绕,高举玉麈,深藏玄机。海波涌起,雁声传来,我坐在这儿,心中挂念着送你离去,心情迟迟不能平静。我曾经在栖贤山和师父一起砍柴拾栗,在寒冷的溪边生活。紫藤锦石都不放在眼里,可如今我的心迹却显得疲惫。我的师父买马看重的是马的骨架,那些没用的东西就像秕糠和粘泥。街头的钟声在人群中响起,昙花怎么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呢。不用呵斥我,我的心就已经折服了,更何况还要面对这高远的风范。玉渊的水中藏着神龙,高崖闪耀着骊龙的珠光。霞光明亮,白雪纯净,尘世的污垢被清扫,追寻恢复到上古的辉煌。进山就好比谢安出山,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我向来为自己无功受禄而感到羞耻,就像春梦一场难以实现。今日心中的欢喜增加了十倍,所能说出来的也只是些粗略的话语。平常的离别都自有情感,时光如箭,美好的名声流传。悲欢之情在心中却无法表达,只能眼看着落叶堆积在高坪上。这座山困顿艰难了数百年,杉松桧柏依然没有改变。九曲的水流从天上澄澈地流下来,五老峰上的芙蓉如日中天。石梁跨越,断绝了世俗之心,隐士一进入山中,便感到孤独而神伤。期望能有众多的基础和人才,我不追求一丘一壑的私利。你只要坚定地持着宝镜前行,那些琐碎的言语又有什么值得说的呢。

赏析

这首诗意境宏大,情感丰富。诗中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五叶天风吹欲落,银河之泻咽喷薄”,描绘出了一种雄伟壮观的景象,也为后文写人的才华和气概做了铺垫。“鲸鲵走陆化作鱼,江西驹儿产头角”以鲸鲵和驹儿比喻有才华的年轻人,表现出他们的杰出。诗中既有对时代现状的感慨,也有对年轻人的期望和鼓励,同时还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通过对自然景象、人物形象和内心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思想内涵。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