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威如副戎刚毅之性过人每欲小忍而不得索予作诗戒之因书五十六字奉勖

将军烈气凛如霜,玉弩横开破大荒。 拾履昔曾趋圯石,封侯今欲嗣张良。 面乾蕴藉存风度,仁术英雄起庙廊。 我有杨枝甘露水,为君三献即霞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副戎:唐代称副帅,这里可能指军队中的副将。戎(róng)
  • (xù):勉励。
  • 凛如霜:寒冷得像霜一样,形容严肃、可畏的样子。
  • 玉弩:弩的美称,指弓箭。弩(nǔ)
  • 大荒:边远荒凉的地方,这里泛指广阔的区域。
  • 拾履:指张良为黄石公拾鞋的典故,表现出谦逊和忍耐。
  • 圯(yí)石:桥边的石头,这里指张良为黄石公拾鞋的地方。
  • :继承,接续。
  • 面乾:面容严肃。
  • 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藉(jiè)
  • 庙廊:朝廷,这里指能在朝廷中发挥作用的杰出人才。

翻译

将军的刚烈气概严肃冷峻如霜一般,那精良的弓箭横向拉开能够攻破广阔的荒野。昔日曾有像张良为黄石公拾鞋那样趋向圯石(展现谦逊)的行为,如今希望能继承张良的风范得以封侯。面容严肃中蕴含着涵养和风度,有仁爱之术的英雄能够在朝廷中崛起。我拥有杨枝甘露水,为您三次献上就如同献上美酒霞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张威如副戎的,旨在劝诫他要有刚毅的同时,也需懂得忍耐。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将军的烈气和弓箭的威力,展现出其英勇的形象。接下来,作者用张良拾履的典故,劝诫张威如要学会谦逊和忍耐,这样才能像张良一样成就功业。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要有内在的涵养和风度,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最后,作者表示愿以杨枝甘露水为其献上祝福,表达了对张威如的期望和祝愿。整首诗语言简洁,用典恰当,寓意深刻,既赞扬了张威如的刚毅,又提出了对他的期望,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启示作用。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