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一日与文瑞访定庵于北山别后奉寄

· 顾清
平林回步草堂深,二十年前此日心。 尘土自能迂俗驾,云山曾不碍幽寻。 孤标共指中流镇,高咏犹闻正始音。 珍重寒江夜深别,满衣星彩动华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迂(yū):曲折,绕远。这里指阻挡,阻碍。
  • 俗驾:指世俗人。
  • 幽寻:探寻幽深之境。
  • 孤标:突出的标志,这里指独特的品格或风范。
  • 中流镇:比喻在困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或重要的地方。
  • 正始音:指魏晋玄谈风气下的诗歌风格,崇尚自然、清淡,这里用来形容诗歌的高雅风格。
  • 华簪(zān):华贵的冠簪。古人用簪把冠连缀在头发上。

翻译

在平旷的树林中漫步后回到幽深的草堂,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今天的心情。 尘世的纷扰自然能阻碍世俗之人,而云雾缭绕的山峦却不曾妨碍我们对幽静之境的探寻。 您独特的风范堪称中流砥柱,高声吟咏时仍能听到高雅如正始之音的诗风。 珍重啊,在这寒江深夜分别之时,我满衣的星光闪烁,连华贵的冠簪也随之晃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顾清与文瑞拜访定庵后所作,诗中通过回忆二十年前的心情,表达了对定庵的敬仰和对这次相聚的珍视。首联通过“平林”“草堂”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同时也引发了诗人的怀旧之情。颔联中“尘土”与“云山”形成对比,表现出世俗的纷扰与幽静之境的差异,强调了定庵的超脱世俗。颈联对定庵的品格和诗风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孤标”,诗风如“正始音”,体现了对其的赞美。尾联则描绘了在寒江深夜分别的情景,“满衣星彩动华簪”的描写富有意境,既表现了分别时的不舍,也给人以美感。整首诗意境幽深,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访友诗作。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