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阅江楼下

暮云笼湿月,杰阁敞江涛。 虹影摇层栋,樯阴泊一舠。 偶来非是客,频望岂为劳。 广派虚声阔,群峰夜气高。 游人悬榻静,归鹤掩窗号。 地即遗弓处,人皆市砚曹。 树芳偏叫狖,潮落见乘鳌。 对此空江里,馀心满布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杰阁:高阁。
  • (dāo):小船。
  • (yòu):古书上说的一种猴。

翻译

傍晚的云彩笼罩着湿润的月亮,高大的楼阁敞开面对着江涛。彩虹的影子摇曳在层层的屋栋之间,桅杆的阴影里停泊着一只小船。我偶然来到这里并非是客人,频繁眺望哪里会觉得劳累。宽广的江流徒有声势广阔,群峰在夜间显得气势高大。游玩的人安静地悬榻而眠,归来的仙鹤掩着窗户鸣叫。这里就是帝王遗失宝弓的地方,人们都像买卖砚台的市侩。树木散发芬芳,偏偏引得猴子啼叫,潮水退去能看见乘鳌出没。面对这空旷的江面,我的内心充满感慨,如同那满是褶皱的布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夜晚的景色,以及诗人面对此景所产生的种种感受。诗的开头通过描写暮云、湿月、杰阁、江涛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有些朦胧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虹影、樯阴、舠等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诗中提到诗人自己虽非客人,却频繁眺望,表现出他对这里景色的喜爱和关注。后面几句,诗人通过描写广派、群峰、游人、归鹤等,展现出江边的宁静与生机。同时,诗人提到此地的历史典故和人们的世俗行为,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深度。最后,诗人面对空江,内心满是感慨,以馀心满布袍作比,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将江边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