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周德元题陈如隐画梅

· 龚诩
若人情气蟠胸次,素与梅花共心事。苟托松滋与管城,写出孤山早春意。 不知前代有华光,自许今人无第二。千花万蕊信心手,妙处不缘香色泥。 君不见逋仙宅畔一枝开,雪凛风寒见高致。谁知清晓角一声,已酝商家鼎中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胸次:xīong cì,心里,心里的想法。
  • :如果,假使。
  • 松滋:这里指松烟墨。
  • 管城:管城子,指毛笔。
  • 孤山:山名,位于杭州西湖,北宋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并植梅养鹤。
  • 华光:指南宋画家杨无咎,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华光长老,善画梅。
  • 逋仙:指北宋诗人林逋,他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 :yùn,酿酒,这里指蕴含、包含。

翻译

如果人的情感和气质积聚在心中,向来就与梅花有着共同的心事。倘若借助松烟墨与毛笔,便能描绘出孤山早春的意境。 不知前代有杨无咎那样的画梅高手,而自己自信当今之人无人能出其右。千花万蕊都能随心所欲地画出,精妙之处并不受香气和颜色的拘泥。 您没看到林逋住所旁有一枝梅花盛开,在雪寒霜冻中展现出高洁的风致。可谁又知道清晨一声号角响起,这梅花已蕴含着如商朝国势般兴隆的意味。

赏析

这首诗是为周德元题陈如隐所画之梅而作。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人的情感与梅花的相通之处,为下文描写画梅做铺垫。接下来,诗人提到若用笔墨,便能画出孤山早春梅的意境,同时自信地认为陈如隐的画梅技艺高超,不亚于前代名家。诗中还强调了画梅的精妙在于不受香色的束缚,能够自由地展现梅花的姿态。最后,诗人以林逋所植之梅的高洁风致作比,进一步衬托出画中梅的韵味,并赋予其如商朝国势般兴隆的寓意,使画作的内涵更加丰富。整首诗将画梅与诗人的情感、历史文化相结合,富有意境和深度。

龚诩

龚诩

明苏州府昆山人,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龚察子。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卒,门人私谥安节。有《野古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