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朴庵隐居图
王君隐居临漆浦,物雅风淳真乐土。
杖履时来看故人,沧浪日听歌渔父。
尽力耕桑事衣食,饱阅诗书验今古。
老夫平日荷知己,放棹频过竹梅所。
琴樽动辄数日留,忘却人间有官府。
忆昨别君沧浪边,东西魂梦劳相牵。
时驰岁去已堪惜,物在人亡犹可怜。
贤郎孝友出天性,对此遗泽号苍天。
点随泪落树梢雨,声助呜咽山中泉。
我今看画题一篇,含愁阁笔增悽然。
无繇得与同游赏,鹤归华表知何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漆浦:一个地方的名称。
- 杖履:老者出行所用的手杖和鞋子,这里代指老人出行。
- 沧浪:青苍色的水,这里指水边。
- 荷:承蒙,承受。
- 棹(zhào):船桨,这里指船。
- 贤郎:对他人儿子的美称。
-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
翻译
王君在临近漆浦的地方隐居,那里物品雅致,风俗淳朴,真是一片乐土。 他时常拄杖着鞋前来探望老友,在沧浪水边每日听着渔父的歌声。 尽力耕种桑田来维持衣食,饱读诗书来验证古今之事。 老夫我平日里承蒙他视为知己,常常乘船频繁地前往他那有竹有梅的居处。 带着琴和酒杯往往一停留就是好几天,忘记了人间还有官府的存在。 回忆昨日在沧浪边与您分别,东西两地,魂梦之中都被相思所牵。 时光飞逝,岁月流逝,已让人深感惋惜,物还在而人已亡,更是让人觉得可怜。 您的儿子孝顺友爱是出于天性,面对这遗留的恩泽,只能对着苍天呼喊。 泪点随着雨水落在树梢,哭声伴着呜咽声如山中的泉水。 我如今看着这幅画题写了这一篇诗,含着忧愁放下笔,心中更加悲伤。 没有机会能够与您一同游览观赏,不知等到鹤归华表之时是何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王朴庵的隐居图所题,诗中描绘了王朴庵隐居之地的美好,以及作者与他的深厚情谊。前半部分通过对王朴庵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淳朴、充满诗意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后半部分则因与王朴庵的分别以及他的离世而感到悲伤,情感真挚深沉。诗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对比(时光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对比)、衬托(以美好的隐居生活衬托分别和离世的悲哀)等,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整体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