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乙巳元宵

· 顾清
云月澄鲜,重城夜启。满目繁华,正江南春早,红灯初试。帘影千门摇粉黛,香尘十里随罗绮。论今宵、何止刻千金,堪游戏。 欢未已,愁还继。暗想今年,遥怜往岁。四时相代如流水。上林春色三千里。望鳌山、凤辇是何年,心摇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澄鲜:清新明亮。(澄,chéng)
  • 重城:指城市。
  • 粉黛:借指美女。
  • 香尘: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
  • 罗绮:丝织品,这里指穿着华丽的人。
  • 上林:古宫苑名,泛指帝王的园囿。
  • 鳌山:堆成巨鳌形状的灯山。
  • 凤辇:皇帝的车驾。(辇,niǎn)

翻译

云彩和明月清新明亮,城市的夜晚开启。满眼都是繁华景象,正值江南早春时节,红灯初次亮起。千门万户的帘影摇动着美女的身影,十里长街的香尘伴随着穿着华丽的人们。要说今晚,何止是一刻值千金,实在是值得游玩嬉戏。

欢乐还未停止,忧愁却又相继而来。暗自想到今年,又怜惜起往岁。四季交替如同流水一般。帝王园囿的春色延绵三千里。望着那鳌山、凤辇,不知是哪一年才能再次见到,心中摇曳不定。

赏析

这首词上阕描绘了元宵夜城市的繁华热闹景象,通过“云月澄鲜”“满目繁华”“帘影千门摇粉黛,香尘十里随罗绮”等语句,展现出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和人们的愉悦心情,让人感受到了一刻千金的美好时光。下阕则在欢乐中掺入了一丝忧愁,“欢未已,愁还继”,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往昔的怀念。“四时相代如流水”体现了时间的匆匆,而“望鳌山、凤辇是何年,心摇曳”则流露出对往昔盛景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词情景交融,既有对元宵夜繁华的描绘,又有对时光和人生的感慨,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