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书五首其一
抚事意不适,掩书翻自疑。
皇穹降民德,圣言岂予欺。
云胡康庄道,蹶入千仞溪。
皮伤毛焉附,巢破卵则危。
同舟济江海,生死理共之。
宁当风波际,篙楫自纷披。
曲突见谓早,焦头竟何裨。
永念竦毛骨,中宵起呼衣。
展转竟达旦,欲言当语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皇穹(qióng):指苍天。
- 云胡:为什么。
- 蹶(jué):跌倒,比喻失败。
- 纷披:散乱。
- 曲突:烟囱应改成弯曲的,以便防火。突,烟囱。
- 裨(bì):益处,补助。
翻译
想起事情心里就不畅快,合上书却又自我怀疑。 苍天赋予民众品德,圣人的言论怎会欺骗我呢。 为何平坦的大道,却突然坠入千丈深溪。 皮受了伤毛又怎能依附,巢穴破了卵就危险了。 同坐一条船渡江海,生死的道理是共同的。 怎能在风波之际,撑船的篙楫自己却散乱了呢。 建议改弯烟囱被认为早有预见,而等到火烧到了头上才去救,究竟有什么益处呢。 长久地想到这些就使人毛骨悚然,半夜起来呼喊着披上衣服。 翻来覆去直到天亮,想要诉说却又能告诉谁呢。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思考和忧虑。诗的开头,诗人心情不畅,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随后探讨了一些道理。如“皇穹降民德,圣言岂予欺”,表达了对苍天赋予民众品德以及圣人言论的信任。“云胡康庄道,蹶入千仞溪”则形象地描绘了世事的突变和无常。“皮伤毛焉附,巢破卵则危”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舟济江海,生死理共之”强调了共同面对困难的重要性。“宁当风波际,篙楫自纷披”则告诫人们在困难面前要团结一致,不能自乱阵脚。“曲突见谓早,焦头竟何裨”通过对比,说明提前预防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以及内心的不安和孤独。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顾清的其他作品
- 《 忆家园廿六首石榴 》 —— [ 明 ] 顾清
- 《 秀州塘过庆云桥南派为小溪山人李公玉家其上公玉善谈星数星之著者为斗人呼其地为斗溪君遂因以自号 》 —— [ 明 ] 顾清
- 《 黄岩有水出天台下流入海湍悍能败舟土人呼为恶溪艾斋陈君募乡人筑长堤截而回之民用无患是岁与施彦器宪副访予云间赋此为赠 》 —— [ 明 ] 顾清
- 《 戏效荆公作四首其一 》 —— [ 明 ] 顾清
- 《 寒菊次秉之韵 》 —— [ 明 ] 顾清
- 《 题扇送同年奚从之使海南 》 —— [ 明 ] 顾清
- 《 甲戌定庵生日涯翁有八十三回秋月圆之句乙亥仍用韵但改三为四约岁赋一篇今年未及赋而捐馆追用翁意奉补此章僭不自量正可发寿筵之一粲也 》 —— [ 明 ] 顾清
- 《 送沈东溪告归长洲 》 —— [ 明 ] 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