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杜安道

· 刘基
忆昔天兵伐荆楚,舳舻蔽江齐万橹。 欢声激烈似雷霆,猛气炰炰震貔虎。 拔栅皖城犹俯拾,探穴九江无险阻。 明年大战康郎下,日月坱圠相吞吐。 冯夷蹋浪群水飞,巨鳌掉首三山舞。 云随太乙拥锋旗,鼍为丰隆作灵鼓。 将军金甲箭攒猬,战士铁衣汗流雨。 火龙熺燄绛天衢,燧象豗烟煎地府。 鲸鲵既剪搀抢落,草木熙阳鱼出谷。 当时从臣皆俊良,近侍共推徐与杜。 或操陈子之刀镊,或负伊公之鼎俎。 艰难出入矢石下,鞠躬尽力无摧阻。 夙兴夜寐事一人,小心不贰帝临女。 只今四海同车轨,葑菲罔遗遵往古。 琼琚赤芾簉鹓行,鞍马禄食光门户。 天鸡一声金阙启,龙颜有喜常先睹。 顾我愚疏忧患集,病骨崚嶒蒸溽暑。 兴来怀旧倚长歌,星星两鬓丝千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舳舻(zhú lú):古代指船只。
  • 炰炰(páo páo):形容声音大。
  • 貔虎(pí hǔ):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
  • 皖城:地名,今安徽省境内。
  • 九江:地名,今江西省境内。
  • 坱圠(yǎng yà):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 冯夷: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 巨鳌:古代神话中的巨龟。
  • 太乙:古代星宿名,也指天帝。
  • 丰隆:古代神话中的雷神。
  • 熺燄(xī yàn):火光。
  • 豗烟(huī yān):烟雾。
  • 鲸鲵:古代传说中的大海鱼,比喻敌人。
  • 搀抢:古代兵器,比喻战争。
  • 熙阳:阳光明媚。
  • 葑菲:古代蔬菜名,比喻普通之物。
  • 簉鹓行(zào yuān xíng):形容行列整齐。
  • 溽暑(rù shǔ):潮湿闷热的夏天。

翻译

记得当年天兵征伐荆楚,船只遮江,万橹齐发。欢呼声激烈如雷霆,勇猛气势震撼如貔虎。攻拔皖城如俯拾地芥,探取九江毫无险阻。次年大战于康郎之下,日月云雾交相吞吐。冯夷踏浪,群水飞扬,巨鳌摇头,三山起舞。云随太乙星旗飘扬,鼍鼓为丰隆雷神助威。将军金甲如箭猬集,战士铁衣汗如雨下。火龙熺燄照亮天际,燧象豗烟笼罩地府。鲸鲵被剪除,搀抢落下,草木沐浴阳光,鱼儿跃出谷底。当时随从臣子皆英俊贤良,近侍共推徐与杜。有人操持陈子之刀镊,有人背负伊公之鼎俎。艰难出入箭石之下,鞠躬尽瘁,无有阻碍。夙兴夜寐只为一人,小心谨慎,如帝女临凡。如今四海车同轨,不遗葑菲,遵循古道。琼琚赤芾,行列整齐,鞍马禄食,光耀门户。天鸡一声,金阙开启,龙颜有喜,常先睹为快。而我愚疏,忧患交集,病骨崚嶒,蒸于溽暑。兴来怀旧,倚长歌抒怀,两鬓星星,丝缕千缕。

赏析

这首作品回忆了明朝初年征伐荆楚的壮丽场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激昂的语言,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胜利的喜悦。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象,如冯夷、巨鳌、太乙、丰隆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壮阔气势。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过去战友的怀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刘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