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染上人斋中留宿

十载谈玄愧未真,何如今夕倍通神。 坐残石上三更月,證尽人间两世因。 茶熟正须棋局稳,香销犹爱竹床新。 随缘处处心皆佛,破衲原来不染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谈玄:谈论深奥的道理。
  • 通神:形容理解或领悟极深。
  • (zhèng):验证,证明。
  • 两世因:两世的因果关系。
  • 茶熟:茶煮好了。
  • 棋局:下棋的局面。
  • 香销:香烧完了。
  • 竹床:用竹子制作的床。
  • 随缘:顺应自然,不强求。
  • 破衲:破旧的僧衣。

翻译

十年来谈论深奥的道理,我自愧未能真正领悟,但今夜的感觉却倍加通达神妙。坐在石上,看着三更的月亮,我验证了人间两世的因果关系。茶煮好了,正适合在棋局稳定时下棋;香烧完了,我仍然喜爱那崭新的竹床。顺应自然,处处都能感受到内心的佛性,那破旧的僧衣原来从未沾染尘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深刻领悟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十载谈玄愧未真”一句,既显示了诗人对禅理的长期追求,又透露出他对自己领悟程度的自谦。而“何如今夕倍通神”则突显了诗人在特定时刻的顿悟体验。后几句通过对月、茶、棋、香、竹床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超脱的氛围,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心无挂碍的禅意生活态度。最后一句“破衲原来不染尘”更是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超脱。

欧阳建

欧阳建(一五○一—?)字参可,别号篁滨。新会人。明武宗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举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进士,授福建清流知县。迁礼部郎中。有《钟佳草》、《篁庄遗稿》。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欧阳建诗,以清咸丰三年刊本《篁庄遗稿》为底本。 ► 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