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 刘基
静夜思,一思肠百转。啼螀当户听不闻,明月在庭看不见。 方将入海剸猛蛟,复欲度岭邀飞猱。胸中倏忽乱忧喜,得丧纷纷竟何是。 静夜思,思无穷。天鸡一声海日红,满头白发吹秋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啼螀(tí jiāng):指蝉鸣。
  • (tuán):割断。
  • 飞猱(fēi náo):指敏捷的猿猴。
  • 倏忽(shū hū):突然,迅速。
  • 得丧(dé sàng):得失。
  • 天鸡:神话中指报晓的鸡。

翻译

在静谧的夜晚沉思,一思之间,百感交集。蝉鸣在窗外,我却听而不闻,明亮的月光洒在庭院,我却视而不见。

我本想下海斩杀凶猛的蛟龙,又想去山岭追逐敏捷的猿猴。心中突然间忧喜交加,纷乱的得失究竟意味着什么。

静夜中的思绪无穷无尽。天鸡一声啼鸣,海上升起红日,满头白发在秋风中飘扬。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静夜的沉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啼螀当户听不闻,明月在庭看不见”描绘了诗人沉浸在深思中的状态,对外界视听的屏蔽。而“方将入海剸猛蛟,复欲度岭邀飞猱”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与矛盾冲突。最后,“天鸡一声海日红,满头白发吹秋风”以天鸡报晓、海日初升的壮丽景象,映衬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深沉的反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深刻的洞察和感慨。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