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陈子晟师古齐诗

· 刘基
西风振枯柯,凉月澹光景。 门前马蹄歇,室虚心独静。 焚香对六籍,耆味知隽永。 怀人若在眼,酌潦何必洞。 尼父训九思,子舆明三省。 康庄无他岐,车马日驰骋。 捷径善摧轮,此意当默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枯柯:枯萎的树枝。
  • 澹光景:光影柔和。
  • 六籍: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 耆味:深究其味。
  • 隽永:意味深长。
  • 酌潦:酌取清水。
  • 尼父:指孔子。
  • 九思:孔子的九种思考方式,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子舆:指曾子,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
  • 三省:曾子的自我反省,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康庄:大道。
  • 捷径:近路,比喻不正当的手段或方法。
  • 摧轮:毁坏车轮,比喻走捷径容易导致失败。

翻译

西风吹动着枯萎的树枝,凉月柔和地照耀着光景。门前的马蹄声停歇了,室内空荡荡的,心却异常宁静。点燃香火,对着六经深究其味,感受到知识的深远与意味深长。怀念的人仿佛就在眼前,即使只是酌取清水,又何必去深洞呢?孔子教导我们要有九种思考方式,曾子则明确提出要三省吾身。大道上没有其他的岔路,车马日复一日地奔驰。而那些走捷径的人,善于摧毁车轮,这个道理应当默默领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室内焚香读书,心境平和。通过对比大道与捷径,诗人表达了对正道的坚持和对捷径的警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智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