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登太白楼

狂歌采石月,高卧谪仙楼。 珠斗当窗见,银河拂槛流。 朔鸿飘塞色,羌笛入边愁。 何处思公子,峨眉夜夜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采石:指采石矶,位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长江边,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较狭,形势险要,自古为江防重地。
  • 谪仙楼:即太白楼,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矶景区内,为纪念唐代诗人李白而建。
  • 珠斗:指北斗七星,因其形似珍珠串成的斗,故称。
  • 银河:又称天河,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大量恒星构成。
  • 朔鸿:指北方的鸿雁,常用来比喻远方的音信。
  • 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常用来表达边塞的哀愁。
  • 公子:古代称诸侯的儿子,后称官僚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 峨眉:山名,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这里指代美丽的女子。

翻译

在采石矶的月光下放声歌唱,高高地躺在谪仙楼上。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北斗七星,银河仿佛轻拂着门槛流淌。 北方的鸿雁带着边塞的色彩飞过,羌笛声中传来边疆的忧愁。 不知何处思念着那位公子,峨眉山的女子每夜都沉浸在秋意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夜晚登太白楼的所见所感,通过月光、星斗、银河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朔鸿飘塞色,羌笛入边愁”一句,巧妙地将边塞的苍凉与思乡之情融为一体。结尾的“思公子”与“峨眉夜夜秋”则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