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庵歌送匡云上人还庐山

问枯庵,杳何许。曷名枯,有何意。云在匡庐之巅,乱峰深处。 千重云,万重树。三级泉,向庵注。九叠屏,背庵竖。主人习静而坐枯,心似寒炉灰,身如槁木株。 方丈大于斗,趺跏十载馀。庵中无长物,一瓶一钵兼木鱼。 不点玉莲灯,山月遥相照。不爇旃檀香,山烟常袅袅。 不钟不磬不梵呗,泉声鸟声自叫啸。颇类巢父巢,又似壶公壶。 有石任名悟,有谷堪名愚,坐来枯寂一念无。忽然粘壁蜗,化为云出岫。 芒鞋踏遍粤闽天,此心元属亡何有。数枝松偃旧房前,猿愁鹤怨私自怜。 虽然去住本随缘,老去却忆庵中眠。别我西归将有日,细语灯前宵促膝。 自言此别戒云游,坐烂绳床终不出。赠吾诗,索我律。 离情黯黯上河梁,只履孤筇态萧瑟。我笑匡公何太憨,妄认汝为汝,妄认庵为庵。 四大是幻形,可北亦可南。天地一蓬庐,何处可恋耽。 汝去无所去,我别无所别。两心冷似水,不为临歧热。 公看庵外月明时,罗浮与庐岳,两点在玻璃。同居佛界中,芥子藏须弥。 汝我相聚何曾离?我闻竹林寺,空相但现影。譬彼阿闪国,谁能涉其境? 请公置庵空相中,金绳有路西方通,我也行坐常同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枯庵:指简陋的庵堂,通常用于修行。
  • 匡庐:指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 三级泉:庐山的一个景点,有三层瀑布。
  • 九叠屏:庐山的一个景点,指九层叠石如屏风。
  • 趺跏:佛教徒的一种坐姿,即盘腿坐。
  • 玉莲灯:指佛教寺庙中用于照明的莲花形灯。
  • :点燃。
  • 旃檀香:一种香料,常用于佛教仪式。
  • 梵呗:佛教的诵经声。
  • 巢父巢:指古代隐士巢父的居所。
  • 壶公壶:指传说中仙人壶公的居所。
  • 绳床:指简陋的坐具,用绳子编织而成。
  • 四大:佛教术语,指地、水、火、风,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元素。
  • 芥子:极小的种子,比喻极小的空间。
  • 须弥:佛教中的大山,比喻极大的空间。
  • 阿闪国:佛教中的一个国度,比喻难以到达的地方。
  • 金绳:佛教中通往西方极乐世界的道路。

翻译

询问枯庵在哪里,它位于何处?为何称之为枯庵,有何深意?它位于庐山的顶峰,众多山峰的深处。

千重云雾,万重树木。三级泉水,向庵堂注入。九叠屏风,背对着庵堂耸立。主人静坐修行,心如寒炉中的灰烬,身体如同枯木。

方丈之地虽小,却趺跏坐了十年有余。庵中无多余之物,只有一瓶、一钵和木鱼。

不点玉莲灯,山月远远照耀。不燃旃檀香,山间的烟雾自然缭绕。

不敲钟不击磬不诵经,泉声和鸟声自然回响。这庵堂颇似巢父的巢穴,又像壶公的壶中世界。

有石可名为悟,有谷可名为愚,坐在这里,枯寂中一念不生。忽然间,粘在墙上的蜗牛,化为云雾飘出山谷。

穿着芒鞋踏遍粤闽之地,此心原本属于虚无。几枝松树在旧房前低垂,猿猴和鹤鸟私下哀怨。

虽然去留本就随缘,但老去时却怀念庵中的睡眠。别我西归的日子将至,夜晚在灯前细语促膝。

自言此别后将不再云游,坐烂绳床终不出门。赠我诗,索我律。

离情黯然,河梁之上,只带着孤筇,姿态萧瑟。我笑匡公何太憨,妄认你是你,妄认庵是庵。

四大是幻形,可北亦可南。天地一蓬庐,何处可恋耽。

你去无所去,我别无所别。两心冷似水,不为临歧热。

公看庵外月明时,罗浮与庐岳,两点在玻璃。同居佛界中,芥子藏须弥。

汝我相聚何曾离?我闻竹林寺,空相但现影。譬彼阿闪国,谁能涉其境?

请公置庵空相中,金绳有路西方通,我也行坐常同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庐山枯庵中的生活,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佛教意象,展现了修行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生活态度。诗中运用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佛教哲理的深刻阐述,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诗歌的特色。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