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内弟高介亭二首

英才何事委穷尘,痛绝清时失凤麟。 分桂有情怜帝子,种花遗惠哭丘民。 道旁说易期何夕,地下修文是几春。 独倚东风一相吊,知予沧海更何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英才:杰出的人才。
  • 委穷尘:指去世,比喻人才被埋没。
  • 清时:太平盛世。
  • 凤麟:凤凰和麒麟,比喻杰出的人才。
  • 分桂:古代科举考试中,桂树象征功名,分桂指取得功名。
  • 帝子:皇帝的儿子,这里指高介亭。
  • 种花遗惠:比喻留下美好的影响或恩惠。
  • 丘民:指坟墓中的百姓,这里指普通百姓。
  • 道旁说易:在路边谈论《易经》,指谈论高深的学问。
  • 地下修文:指在阴间继续写作,比喻去世后。
  • 几春:几年。
  • 独倚东风:独自依靠东风,形容孤独。
  • 相吊:相互慰问,这里指悼念。
  • 沧海:大海,比喻广阔的世界。

翻译

杰出的人才为何要被埋没在尘埃之中,我痛心疾首于这太平盛世失去了凤凰和麒麟般的英才。 你有情有意地怜爱着皇帝的儿子,留下了种花的恩惠,让百姓为之哭泣。 在路边谈论《易经》的日子何时能再有,你在阴间继续写作已经过了几个春天。 我独自依靠着东风,为你悼念,在这广阔的世界中,还有谁能理解我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内弟高介亭去世的深切哀悼和对人才埋没的痛惜。诗中,“英才何事委穷尘”一句,既是对高介亭的赞美,也是对其不幸命运的叹息。后文通过“分桂”、“种花遗惠”等意象,展现了高介亭生前的才华和留下的美好影响。结尾的“独倚东风一相吊,知予沧海更何人”则抒发了诗人对逝者的无尽思念和孤独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充分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痛之情。

赵完璧

明山东胶州人,字全卿,号云壑,又号海壑。由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工诗,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有《海壑吟稿》。 ► 5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