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石末公开读有感

· 刘基
百年万国奉王正,相业台纲属老成。 山海若时共职贡,郊原何处有戈兵。 庙谟可使归权倖,祖训由来重变更。 欲叫天关无羽翼,拊心长叹不胜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台纲:指朝廷的法纪。
  • 老成:年高有德的人,这里指经验丰富、稳重的人。
  • 职贡:古代称藩属对宗主国或臣民对君主呈献礼品。
  • 郊原:郊外的原野。
  • 戈兵:指战争。
  • 庙谟:朝廷对国事的计谋。
  • 权倖:权势显赫、受宠幸的人。
  • 祖训:祖先的遗训。
  • 变更:改变,改动。
  • 天关:天门,比喻朝廷。
  • 拊心:捶胸,表示非常悲痛或激动。

翻译

百年间,万国都来朝贡,奉行王道正统,相业和朝廷的法纪都寄托在经验丰富的老臣身上。山海之间,若能按时共同呈献贡品,郊外的原野何处还会有战争的痕迹呢?朝廷的计谋不应让权势显赫的人得逞,祖先的遗训向来重视不变更。我想要向天门呼喊,却没有飞翔的羽翼,只能捶胸长叹,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国家政治稳定的期望和对权臣干政的忧虑。诗中,“百年万国奉王正”展现了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而“相业台纲属老成”则强调了老臣在维护国家法纪中的重要作用。后句“庙谟可使归权倖”直指朝廷计谋可能被权臣操控的危险,而“祖训由来重变更”则强调了遵循传统的重要性。结尾的“欲叫天关无羽翼,拊心长叹不胜情”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和无力改变现状的悲愤。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