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晏旅中寄故园诸子十二首邝子乾

论交兄弟少,每忆长公诗。 书札能相慰,干戈未可期。 铜鞮君隐早,玉笈我归迟。 知有青箱在,行藏任鬓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晏:年末。
  • 旅中:旅途之中。
  • 邝子乾: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乡。
  • 论交:谈论交情。
  • 长公:对年长者的尊称,这里可能指邝子乾。
  • 书札:书信。
  • 干戈:原指兵器,这里比喻战乱。
  • 铜鞮: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邝子乾隐居的地方。
  • 玉笈:玉制的书箱,这里指珍贵的书籍或知识。
  • 青箱:古代用来收藏书籍的箱子,这里比喻家族的学问或传统。
  • 行藏:行为和藏匿,这里指生活状态或处世态度。
  • 鬓丝:鬓角的头发,比喻年纪。

翻译

谈论交情时,我们兄弟中少有人能比,每每回忆起长公的诗篇。 书信能够相互安慰,但战乱何时结束却无法预料。 你在铜鞮早早隐居,我带着玉笈却归家迟缓。 知道你家中有珍贵的学问传承,无论生活如何,都随它去吧,任由鬓发斑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时局的无奈。诗中,“论交兄弟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书札能相慰”则体现了书信在战乱时期的重要性。后两句通过对“铜鞮”和“玉笈”的提及,分别描绘了朋友隐居和自己归途的情景,透露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青箱”和“鬓丝”作结,表达了对家族学问传承的自豪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