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韵荅严上人

· 刘基
坐见风霜百草疏,却怜光景渐消除。 萍蓬飘荡三年客,松菊荒凉五亩居。 陋巷苍苔封蚁垤,空庭黄叶带虫书。 江枫恰似知人意,强学芳菲二月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霜: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 光景:时光,景象。
  • 萍蓬:比喻漂泊无定。
  • 松菊:松树和菊花,常用来象征隐居生活。
  • 蚁垤:蚂蚁洞口的小土堆。
  • 虫书:虫子在书上留下的痕迹。
  • 芳菲:花草的香气和美丽。

翻译

坐看风霜使百草凋零,才发觉美好的时光已渐渐消逝。 像浮萍和蓬草一样漂泊了三年,曾经的五亩居所已荒凉,松树和菊花无人照料。 简陋的巷子里,青苔覆盖着蚂蚁的小土堆,空旷的庭院中,黄叶上带着虫子啃食的痕迹。 江边的枫树仿佛懂得人的心情,勉强学习着二月初春花的芬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风霜、百草、光景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漂泊的感慨。诗中“萍蓬飘荡三年客,松菊荒凉五亩居”描绘了诗人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结尾的“江枫恰似知人意,强学芳菲二月初”则以江枫的拟人化,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坚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