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水墨蓼花草虫

· 刘基
为爱江头红蓼花,秋来独作草虫家。 寻香粉蝶应随梦,采蜜黄蜂不趁衙。 络纬语残凉露滴,蜻蜓立困晚风斜。 画图水墨惊初见,却似扁舟过赤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蓼花(liǎo huā):一种水生植物,花小而红。
  • 草虫:指生活在草丛中的昆虫。
  • 粉蝶:蝴蝶的一种,体小,翅膀上有粉末。
  • 络纬(luò wěi):一种昆虫,常在秋夜鸣叫。
  • 蜻蜓:一种常见的昆虫,常在水边活动。
  • 扁舟:小船。
  • 赤沙:红色的沙地。

翻译

因为喜爱江边的红蓼花,秋天来临时,这里成了草虫的家园。寻找香气的粉蝶似乎随着梦境而来,采蜜的黄蜂并不赶着去衙门。络纬的鸣叫声在凉露中渐渐消失,蜻蜓在晚风中显得无力。初次见到这幅水墨画,让人惊讶,它就像一叶扁舟穿越红色的沙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江边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诗中,“红蓼花”成为了秋天的象征,吸引着各种昆虫,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对粉蝶、黄蜂、络纬和蜻蜓的描写,传达出秋日的宁静与恬淡。结尾的“画图水墨惊初见”则巧妙地将现实与艺术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艺术创作的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刘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