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孟伯真感兴四首

· 刘基
无用文章岂疗饥,劳生筋骨巳支离。 穷愁杜甫家何在,落魄陈平计未奇。 草泽狐狸三窟固,江湖波浪一帆危。 故园春色年年到,绿叶红花好为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作诗。
  • 孟伯真: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疗饥:解决饥饿。
  • 劳生:辛苦的生活。
  • 筋骨:肌肉和骨骼,这里指身体。
  • 支离:破碎,不完整。
  • 穷愁:贫穷和忧愁。
  •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常以贫穷和忧国忧民的形象出现。
  • 落魄:失意,不得志。
  • 陈平:西汉开国功臣,以智谋著称。
  • 草泽:草野,指民间。
  • 狐狸:比喻狡猾的人。
  • 三窟:比喻藏身之处多,出自《战国策》“狡兔三窟”。
  • 江湖:指社会。
  • 一帆:一艘船,比喻生活或事业。
  • 春色:春天的景色。
  • 绿叶红花:春天的植物,比喻美好的事物。

翻译

写文章无用,怎能解决饥饿?我辛苦的生活已让身体疲惫不堪。 像穷愁的杜甫,我的家在哪里?像落魄的陈平,我的计策也未见奇效。 在民间,狡猾的人总有多个藏身之处;在社会,我的生活就像一艘船在波涛中危险地航行。 每年春天,故园的春色依旧,绿叶红花依旧盛开,但这一切美好又是为了谁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诗人通过对比杜甫和陈平的境遇,反映了自己的困境和无助。后两句通过对草泽狐狸和江湖波浪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悲观看法。最后,诗人以故园春色的年年到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失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人欣赏的哀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