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用前韵

· 刘基
树头寒月影扶疏,天上清霜下玉除。 紫塞风高鸿失路,碧梧枝冷鹊移居。 虎头旷日糜仓粟,牛腹中霄诧帛书。 见说抱关堪避世,稗官犹可学虞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塞:古代对北方边塞的泛称。
  • 风高:风大。
  • 鸿失路:鸿雁迷失了方向。
  • 碧梧:青绿色的梧桐树。
  • 鹊移居:喜鹊迁移巢穴。
  • 虎头:指虎头牌,古代官府的标志。
  • 糜仓粟:浪费仓库中的粮食。
  • 牛腹:指牛的腹部,这里比喻藏书之处。
  • 中霄:半夜。
  • 诧帛书:惊讶于帛书(古代写在丝织品上的书)。
  • 抱关:守关,这里指守卫边关。
  • 稗官:古代小官,负责记录街谈巷议,这里指小说家。
  • 虞初:汉代小说家,被认为是小说的鼻祖。

翻译

树梢上的寒月影影绰绰,天上的清霜洒落在玉阶之上。 北方边塞风大,鸿雁迷失了方向,青翠的梧桐树上,喜鹊迁移了巢穴。 官府的标志闲置不用,浪费了仓库中的粮食,半夜时分,惊讶于藏在牛腹中的帛书。 听说守卫边关可以避世,做一名小说家也是不错的选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景象,通过寒月、清霜、风高、鸿失路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凄凉、迷茫的氛围。诗中“虎头旷日糜仓粟,牛腹中霄诧帛书”一句,既反映了官府的浪费,也暗含了对知识的珍视。结尾提到“抱关”和“稗官”,表达了诗人对于避世和文学创作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