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陆沉:无水而沉沦,比喻埋没于世俗之中。
- 金马门: 汉代宫门名,因门旁有铜马,故名。汉代征召来的人,都待诏公车(官署名),其中才能优异的令待诏金马门 。
- 蒿庐: 蒿(hāo) ,用蒿草搭盖的房子,指贫寒人家的住房。
翻译
在世俗中沉沉浮浮、被世俗淹没,我选择在金马门这宫廷之处躲避尘世。身处宫殿之中同样能够避开尘世风波保全自身,又何必要前往深山之中,居于那简陋的蒿草房舍之下呢 。
赏析
这首《歌》出自东方朔之手,短短数语却蕴含深刻的处世哲学与独特人生态度。诗开篇点明“陆沉于俗”,展现出东方朔虽身处世俗却有超脱之意。 “避世金马门”一句石破天惊,打破传统对避世的观念认知,提出可以在宫廷这繁华之地避世,颠覆了人们认为避世就一定要远离尘世喧嚣,去深山老林的固有看法。“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进一步阐释这一观点,强调宫廷并非只是权力斗争中心,也能成为保全自我、远离俗世纷扰之处,这种观点在当时无疑具有创新性。最后“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以反问点明无需执着于传统深山蒿庐的避世方式,反映出东方朔既不随波逐流,又不刻意隐遁的人生智慧与达观心态 。它突破世俗常规思维,展现了一种在纷繁尘世中寻找心灵安宁的新途径 。

东方朔
西汉辞赋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县)人。武帝时,入长安,上书自荐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待诏金马门。后为常侍郎、太中大夫。博学多才,对当时的政治局势有自己的观点,“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但因性格诙谐,滑稽多智,常在武帝面前谈笑,被汉武帝视为俳优之人,不得重用。于是著《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其中赋体散文《答客难》是其代表作,开了赋体文学的新领域。杨雄的《解嘲》和班固有《答客戏》,都是由《答客难》的形式发展来的。《汉书·艺文志》著录“《东方朔》二十篇”。东方朔亦著有《神异经》。《史记》载,东方朔将死之际,以《诗经》“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之句上谏,希望汉武帝能远离小人,阻退谗言。之后不久东方朔去世,后人评价其行为正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写照。
► 14篇诗文
东方朔的其他作品
- 《 六言 》 —— [ 汉 ] 东方朔
- 《 七谏 · 其三 · 怨世 》 —— [ 汉 ] 东方朔
- 《 七言 》 —— [ 汉 ] 东方朔
- 《 七谏 · 其四 · 怨思 》 —— [ 汉 ] 东方朔
- 《 七谏 · 其一 · 初放 》 —— [ 汉 ] 东方朔
- 《 七谏 · 其七 · 谬谏 》 —— [ 汉 ] 东方朔
- 《 非有先生论 》 —— [ 汉 ] 东方朔
- 《 七谏 · 其二 · 沉江 》 —— [ 汉 ] 东方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