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雉(zhì):野鸡。
- 雉操:琴曲名。
- 名翚(huī):美丽的羽毛。翚,古书中指一种有五彩羽毛的野鸡。
- 伊洛地:伊水和洛水流域的地方。
- 厥贡:他们进贡的(东西)。厥,代词,其,他们的。
- 越裳人:古南海国名,其国人称越裳人。
- 郎官:古代官职名。
- 今邑:现在所在的城邑。
- 山梁:指山涧上的桥梁,也代指山野。
- 媒翳(yì):猎人用以诱捕鸟类的掩体。翳,遮蔽物 。
翻译
弹奏着《雉操》的琴曲,美丽的野鸡扇动翅膀拂去扇上灰尘。它美丽的羽毛出现在伊洛大地,是越裳人进贡而来。它多次引得郎官们聚集观看,还能在如今的城邑中被驯化。它自在地在山中和水畔饮水啄食,不必担心被猎人们用诱饵和掩体捕获亲近。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雉”展开。开篇通过描绘雉听琴曲、扇动羽毛的画面,为雉的出现营造出一种独特氛围。颔联“其文伊洛地,厥贡越裳人”,讲述了雉的出处,说明它来自远方进贡,增添了其神秘与珍贵感。颈联“几为郎官集,还因今邑驯”体现出雉引发众人关注以及其在当地被驯化的情形。尾联“山梁时饮啄,媒翳莫朝亲”描绘出雉自由惬意的生活状态,不被猎人打扰,诗人似乎是通过描写雉而寄托自己对自由不受拘束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既有对雉外在形象、来历等方面的刻画,又蕴含着一种比较超脱的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