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王台

· 薛蕙
燕昭无故国,蓟野有空台。 寂寞黄金气,凄凉沧海隈。 腐儒终报主,乱世始怜才。 回首征涂上,年年此地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昭(yān zhāo):即燕昭王,战国时燕国国君,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
  • 蓟野(jì yě):蓟城之郊野。蓟,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
  • 空台:指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如今人去台空。
  • 黄金气:指燕昭王以黄金招贤的气概。
  • 沧海隈(wēi):海边。隈,山水等弯曲的地方。

翻译

燕昭王已无原来的国家,蓟城的郊野有一座空台。 往昔那豪迈的以黄金招贤的气概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片凄凉在沧海之畔。 迂腐的儒生最终想要报答君主,在这乱世之中才开始怜惜人才。 回首那远行的路途,年年都会来到此地。

赏析

这首诗以燕昭王的黄金台为背景,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人才命运的感慨。首联写燕昭王的国家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座空台,营造出一种荒凉的氛围。颔联通过“寂寞”和“凄凉”两个词,进一步强调了黄金台昔日的辉煌不再,让人感到世事的沧桑。颈联表达了在乱世中人才渴望得到赏识和重用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抱负。尾联则通过“年年此地来”,表现出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才命运的关注。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借古讽今,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薛蕙

薛蕙

明凤阳府亳州人,字君采,号西原。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考功郎中。嘉靖初,“大礼”议起,撰《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上于朝,忤旨获罪。又为言官所讦,解任归。其学宗宋周敦颐、二程,證以佛、道之说,学者称西原先生。有《约言》、《西原遗书》、《考功集》。 ► 6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