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感二首

· 薛蕙
圣王久已徂,方策不俱逝。 大者载诗书,遗烈播无际。 猗嗟德不泯,文章亦相俪。 吾观三五迹,旷代若同世。 区区汉唐来,群儒犹善继。 葳蕤竹素间,君相赖攸济。 皇朝属全盛,光重施来裔。 自非良史才,大业有瑕翳。 愿言见作者,缀缉列凡例。 纷纶括群典,俶傥袭六艺。 言文行则远,斯理良匪细。 惓惓告在位,秉笔当勿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徂(cú):往,过去。
  • 猗嗟(yī jiē):表示赞叹。
  • 泯(mǐn):消灭,丧失。
  • 俪(lì):成对,成双,并列。
  • 三五迹:指三皇五帝的事迹。
  • 葳蕤(wēi ruí):形容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 赖攸济:依靠(这些文化典籍)得以成功。
  • 裔(yì):后代。
  • 瑕翳(xiá yì):玉的斑痕、黑点,喻指事物的缺点、毛病。
  • 缀缉(zhuì jī):指编辑。
  • 纷纶(fēn lún):众多,杂乱。
  • 括(kuò):包括,囊括。
  • 俶傥(tì tǎng):卓异不凡。

翻译

圣明的君王早已逝去,但其方略政策并没有完全消失。伟大的著作承载着诗书的精华,他们的功业和精神广泛传播,没有边际。哎呀,美好的品德不会泯灭,文章也是相互媲美。我观察三皇五帝的事迹,感觉他们虽然相隔久远,但却如同处于同一时代。自汉唐以来,众多的儒者依然能够很好地继承前人的文化。在繁茂的书籍文献之中,君王和臣子依靠这些得以成就事业。本朝正处于全盛时期,光辉荣耀重重地施加给后代子孙。如果不是优秀的史官之才,伟大的事业就会有缺陷和瑕疵。希望能看到这样的作者,编辑整理并列出各种规则范例。广泛地收集各类典籍,以卓越不凡的才能承袭六艺。言论文章如果有好的品行,就能流传久远,这个道理实在不是小事。诚恳地告知在位者,执笔写作应当不要废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圣王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强调了圣王的方略政策和道德文章的深远影响,以及后人对前人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者认为,在本朝全盛时期,更应该重视文化的传承和记录,要有优秀的史官和作者来整理典籍,使伟大的事业得以完美呈现。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薛蕙

薛蕙

明凤阳府亳州人,字君采,号西原。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考功郎中。嘉靖初,“大礼”议起,撰《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上于朝,忤旨获罪。又为言官所讦,解任归。其学宗宋周敦颐、二程,證以佛、道之说,学者称西原先生。有《约言》、《西原遗书》、《考功集》。 ► 6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