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祠

古庙丹青在,幽人此重寻。 浮云碣石外,落日广川阴。 壁尚藏书古,庭犹积草深。 因怜不遇者,此地倍沾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董子祠:汉代大儒董仲舒的祠庙。
  • 丹青:这里指庙中的壁画。
  • 幽人:幽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碣(jié)石:山名。
  • 广川:宽广的河流。

翻译

古老的董子祠中壁画依然存在,我这个幽居之人再次到此寻觅。浮云飘浮在碣石之外,落日的余晖洒在宽广河流的阴面。祠庙的墙壁上还留存着古老的藏书,庭院中依旧堆积着深深的荒草。因为怜悯那些怀才不遇的人,在这个地方我更加泪湿衣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董子祠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董仲舒的敬仰以及对怀才不遇者的同情。诗的首联点明诗人来到董子祠,“重寻”二字表现出诗人对这里的特殊情感。颔联通过描写浮云和落日,营造出一种悠远、苍凉的氛围。颈联写祠庙的墙壁上有藏书,庭院里荒草深深,显示出这里的古老与冷清。尾联则直抒胸臆,诗人因怜悯那些不遇之人而倍感触动,不禁泪湿衣襟。整首诗意境深邃,情感真挚,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感慨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