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兵青阳将军滩

已是愁风景,兵戈复路难。 鬓毛今日变,衣袖几时乾。 山水还鄣郡,奔亡自楚冠。 酒楼萧索尽,谁遣客愁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兵戈:指战争。
  • 鄣郡(zhāng jùn):古郡名,这里借指避难之地。
  • 楚冠:楚国的帽子,这里指逃亡者的形象。

翻译

已经是令人忧愁的景象了,又加上战争使得路途艰难。 今日我的鬓发已变白,衣袖何时才能干呢? 山水依旧是那鄣郡的山水,我却像逃亡者一样奔亡,戴着楚冠般的落魄模样。 酒楼里冷冷清清,都已萧条殆尽,谁能为我排解这满心的愁苦,让我的心变得宽广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作者的愁苦与无奈。诗的首联点明了背景,愁人的风景加上战乱,使得道路艰难,营造出了悲凉的氛围。颔联通过描写自己的鬓发变化和衣袖不干,进一步表现出内心的忧愁和不安。颈联中,作者身处鄣郡,却如奔亡之人,形象地传达出了他的流离之苦。尾联则以酒楼的萧索衬托出作者的孤独和愁苦,无人能为他排解忧愁,让他的心境更加苦闷。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深刻地反映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