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仲穆秋山图

· 钱宰
人家水槛接山窗,好在江南山水邦。 两岸云林皆落日,一天凫雁共秋江。 屋头数遍青峦九,松下吟成白石双。 野服何人正萧散,泊船归醉酒盈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水槛(jiàn):临水的栏杆。
  • 凫(fú)雁:野鸭与大雁。
  • 野服:村野之人的服装。
  • 萧散:形容闲适自在。

翻译

房屋临水的栏杆紧挨着山中的窗户,这里好在位于江南的山水之邦。 两岸的树林都被落日余晖映照,整个天空中野鸭和大雁与秋天的江水共同构成一幅画面。 在屋头多次数过那青葱的山峦,在松树下吟成好似白石般的诗篇(这里的“白石双”并非实指白石,而是一种富有诗意的表达)。 穿着村野之人服装的是谁如此闲适自在,原来是停船归来的人,沉醉于酒缸已满的畅快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秋景图,展现出宁静、优美的意境。诗中通过“水槛接山窗”“江南山水邦”等描写,点明了地点的特色,突出了江南山水的美丽。“两岸云林皆落日,一天凫雁共秋江”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日余晖中云林和秋江的景色,画面感极强。“屋头数遍青峦九,松下吟成白石双”则表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欣赏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最后“野服何人正萧散,泊船归醉酒盈缸”,以一个闲适自在的归人形象结尾,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情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江南秋景的魅力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钱宰

元明间浙江会稽人,字子予,一字伯钧。元至正间中甲科,时称宿儒。洪武初征修礼、乐书,授国子助教,进博士。后命订正蔡氏《书传》,书成赐归。有《临安集》。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