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春曲陈公载索和用韵

芳草春阴垂钓矶,寒城斜日闪朱旗。 熏人欲醉怜花气,送客无情是柳丝。 画楫迥随兰浦入,金尊还傍竹阴移。 江湖十载浑疏放,空愧青楼半额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嬉春:游乐于春光之中。
  • 春阴:春季阴天的时候。
  • 垂钓矶(jī):钓鱼时坐的石头。
  • 寒城:寒天的城池。
  • 朱旗:红色的旗帜。
  • :喜爱。
  • 画楫(jí):船桨,这里指代船。
  • 兰浦:长满兰草的水滨。
  • 金尊:酒杯的美称。

翻译

在春阴时节的垂钓石边,芳草青青。寒天的城池中,夕阳斜照,红色的旗帜闪动着光芒。那让人陶醉想要沉醉的,是惹人怜爱的花香;而送客时看似无情的,是那依依的柳丝。画船缓缓地随着长满兰草的水边驶入,金色的酒杯也在竹阴下不断地移动着。在江湖间漂泊了十年,我一直都很放纵不羁,如今只能惭愧地面对青楼中那弯弯的眉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感受。诗的前两句通过“芳草”“春阴”“垂钓矶”“寒城”“斜日”“朱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富有生机的氛围。“熏人欲醉怜花气,送客无情是柳丝”两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香的迷人以及柳丝在送别时所带来的那种看似无情却有情的感受。“画楫迥随兰浦入,金尊还傍竹阴移”则进一步描绘了船行水畔、人们饮酒作乐的场景。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江湖漂泊十年后的疏放之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些许遗憾和惭愧。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将春日的美景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