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边风

· 邝露
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 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 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堞(dié):城上如齿状的矮墙。
  • 玉塞:玉门关的别称。
  • 羌(qiāng):中国古代西部的民族。

翻译

号角声在残夜中吹响,雄伟的边关城门金锁打开。 古老的城池连着城墙上的矮墙发出声响,奔跑的骏马踏着寒霜归来。 玉门关外降服的羌人落泪,天山的旅雁也发出悲哀的鸣叫。 有谁听到这样的曲调,不会登上望乡台思念家乡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景象和氛围,传达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情感。诗的开头通过“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展现了边塞的紧张与威严。“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则进一步描写了古城的景象和战士们的活动,给人以一种萧索之感。“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表达了边塞地区的人们的哀伤情绪,无论是降服的羌人还是迁徙的旅雁,都透露出一种凄凉。最后一句“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则强调了这首诗所传达的思乡之情,听到这样的曲子,没有人不会思念家乡,从而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整首诗意境雄浑,情感深沉,通过对边塞景象和人们情感的描写,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和平、家乡的渴望。

邝露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