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长安感述七首

盈庭诸论惯相持,曲直三朝未可知。 讥刺互操南史笔,织罗偏入党人碑。 焚香喜见新枚卜,振翰应怀旧羽仪。 近日正资谋野画,愿捐成见答清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辰:干支纪年法,此处指具体的年份。
  • 盈庭:充满朝廷。
  • 诸论:各种言论。
  • 相持:互相争辩、争执。
  • 曲直:是非、对错。
  • 三朝:指某个时期的三个朝代,具体所指需结合历史背景,此处未明确。
  • 南史笔:借指南史直笔,即公正、真实地记录历史的笔法。
  • 织罗:编织、罗织。
  • 党人碑:北宋末年蔡京等人为打击政敌,将所谓“元祐党人”的名字刻在碑上,后用“党人碑”借指陷害他人的名录。
  • 焚香:烧香,古人常以此表示恭敬。
  • 枚卜:指不预定人数,而从众多人中选卜几人担任官职。
  • 振翰:挥动毛笔,借指写作。
  • 羽仪:表率。

翻译

朝廷上各种言论惯常地相互争执,是非对错历经三朝也难以知晓。 讥讽指责的话语各自秉持着公正直笔,编织罗织的罪名偏偏列入了陷害他人的名录。 烧香欣喜地看到新的官员选拔,挥笔写作应该怀念往日的表率。 近来正需要借助谋略规划治国之策,希望抛弃成见以报答清平之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朝廷中复杂的政治局面和作者的一些期望。诗的首联描述了朝廷上的争论不休,是非难辨的情况,反映了政治的混乱。颔联中“讥刺互操南史笔”表现了人们各自以自己的观点记录和评判事物,而“织罗偏入党人碑”则揭示了政治斗争中的陷害和排挤。颈联中“焚香喜见新枚卜”表达了对新的官员选拔的期待和欣喜,而“振翰应怀旧羽仪”则是希望能够怀念和遵循往日的良好榜样。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能够抛弃成见,共同谋划国家的发展,以实现清平盛世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通过对政治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