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元宵同天如赋

新月重圆雪正消,绛桃银树巧相邀。 留欢却惜鸡筹蚤,入暖偏宜凤管调。 蜡烛似传寒食节,綵灯元是落花朝。 朱英艳蕊同无恙,报取春光百二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闰元宵:闰月的元宵节。
  • 天如:应该是诗题中与作者一同赋诗之人。
  • 绛(jiàng)桃:红色的桃花。
  • 银树:白色的树,此处可理解为因雪覆盖而看似白色的树。
  • 鸡筹:古代计时用的器具,这里指时间。
  • 凤管:指笙箫或笙箫之乐。

翻译

新的月亮再次变圆,积雪正在消融,红色的桃花和被雪覆盖看似白色的树精巧地相互映衬,像是在彼此邀请。想要尽情欢乐却可惜时间过得太快,进入温暖的环境里正适宜听那笙箫之乐。蜡烛似乎传递着寒食节的气息,彩色的灯笼原本是落花时节的象征。红色的花和艳丽的花蕊都依然完好,要努力抓住这春光,让欢乐的时光延续一百二十个夜晚(虚指,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闰元宵的美景和欢乐氛围。首联通过描写新月、雪消、绛桃、银树等景象,营造出了一个美丽而富有生机的画面。颔联表达了诗人想要尽情欢乐却又感叹时光匆匆的心情,同时提到在温暖的环境中听乐的适宜,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享受。颈联将蜡烛与寒食节联系起来,彩灯与落花朝相对应,增添了节日的氛围和诗意。尾联则以花和蕊的无恙象征着美好的延续,表达了对春光的珍惜和对欢乐时光的期望。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精巧,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闰元宵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