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三月三日李灌溪老师招同顾端木陆起顽徐孟博简伯葵集双河庵即席赠起顽予将南还
汉庭前席尚相求,燕市狂歌半倦游。
马上新传陆生语,龙门惭附李膺舟。
香尘绮月三千里,弱柳娇莺十二楼。
回首自怜消渴甚,羡君酬唱动皇州。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都门:京城的城门,这里代指京城。
- 前席:古人席地而坐,前席指在坐席上向前移动,形容被对方的话所吸引。
- 燕市:古代燕国的国都,此处借指京城。
- 倦游:厌倦于行旅生涯或游览已倦。
- 陆生语:指陆贾的言论,陆贾是汉初政论家、辞赋家,这里借指有才学的言论。
- 龙门:比喻声望高的人的府第。
- 李膺(yīng)舟:比喻为知己者所重,同舟共济。
- 香尘: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
- 绮月:美好的月光。
- 消渴:中医学病名,这里指对某事的渴望和向往。
翻译
在京城的三月三日,李灌溪老师邀请我同顾端木、陆起顽、徐孟博、简伯葵在双河庵相聚。当场赠诗给陆起顽,而我将要南下。 朝堂上还在寻求贤才,在京城纵情高歌,我已有些厌倦漂泊。在马上新传出陆起顽如陆生般的才学言论,我惭愧能够附于如李膺般有声望之人的船上。京城中芳香的尘土、美好的月光绵延三千里,柔弱的柳树、娇美的黄莺在那十二楼间。回头看自己,可怜对某种事物的渴望如此之深,羡慕您在京城的酬唱活动能惊动整个皇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京城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诗中通过“汉庭前席尚相求”表达了对朝廷求贤的期望,同时“燕市狂歌半倦游”又透露出作者对漂泊生活的一丝疲惫。“马上新传陆生语,龙门惭附李膺舟”用典故表现了对友人陆起顽才学的赞赏以及自己的自谦。“香尘绮月三千里,弱柳娇莺十二楼”则描绘了京城的繁华美景。最后“回首自怜消渴甚,羡君酬唱动皇州”,作者回首自身,表达了对某种事物的渴望,同时对友人在京城的文学活动表示羡慕。整首诗用典恰当,意境优美,情感丰富,既展现了京城的风貌,又抒发了作者的复杂心情。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