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行
注释
- 夔(kuí)龙:相传是虞舜时期的两位大臣,后多用以比喻辅弼良臣。
- 辇(niǎn):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
- 九韶:远古雅乐之名。
- 金谷:指晋代石崇所建的金谷园,极为奢华。
- 秦筝:一种古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造。
- 六幺:唐代有名的曲子。
- 翕(xī):本义是闭合,收拢,这里可理解为舒缓。
- 簥(jiāo):古代一种发音嘹亮的管乐器。
- 嗾(sǒu):指使狗时发出的声音,这里指鸟鸣声。
- 络纬:虫名,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
- 蹢躅(zhí zhú):以足击地,顿足。
- 泠(líng)泠:形容声音清越。
- 子期:钟子期,俞伯牙的知音。
- 缑(gōu)岭:在今河南省偃师市东南,多指修道成仙之处。
翻译
不期望有夔龙在天子车旁侍奉,唱着九韶雅乐,也不期望在金谷园里,伴着秦筝弹奏六幺之曲。只愿中秋佳节无云,明月当空的正午,王郎在酒酣之时为我吹奏洞箫。洞箫声舒缓时,天气清明,北斗星直插大地,银河好似要倾落。洞箫声急促时,天气肃穆,秦地的女子如泣如咽对着月色,湘妃也为之哭泣。大簥之声如箫箫风声吹入松林,其声崩云裂石,又如龙吟水涌。小声吹奏如札札机杼之声,一声两声好似落花如雨。想婉转鸣唱却又未完全展开,如在上林苑中学着春莺语调。天然之声与竹制洞箫之声美妙无间,像是紫塞边秋雁衔芦的声音。秋雁春莺之声连续不断地啼叫,都随着明月的光辉进入了富贵人家。在鸳鸯织机旁有贵族的小妾,在纺织娘灯边有织锦的妻子。但有关山城墙的阻隔,风声吹不到,音信也断绝。纨扇在早晨被丢弃,如同辞别了汉宫的恩宠,琵琶在夜晚被弹奏,控制着胡天的月色。月中传来清冷的捣衣声,孤独的猿猴对着月亮长啸,让人不忍听。洞箫声初起时,让人怀疑是花儿在跳动,放开时又像是雨打风铃之声。雨打风铃和花儿跳动之声形成了低沉的呜咽,呜咽之声不畅时,声音暂时停歇。定然有不被人知的心事,从指下飞出如莲花般美妙的乐音。自己说年少时结交四方宾客,如出水芙蓉般纯净且未经历风霜。十年学习调试白翎雀的音律,在四海之中难以遇到如金凤凰般珍贵的知音。今晚是什么日子,正是中秋佳节,夜晚如何呢?长夜还未过去。请您反复吹奏三五曲,请您为我作这洞箫行。我起初喜爱音乐,只喜欢这洞箫之音,羌笛胡笳之声空自嘈杂刺耳。不吝惜用黄金铸就像子期那样的知音,不遇到平原君就不买丝。秦时的弄玉已经离去不再回来,叹您这首曲子出现得太晚了。不羡慕您像王子渊那样,在青宫作赋被万人传颂。不羡慕您像王子晋那样,吹一曲玉笙能价值千仞高山。羡慕您面色如簺花般红润,呼吸间似有玄妙之风。应当驾驭仙鹤回到缑岭,不要让这洞箫之音进入汉宫。
赏析
这首《洞箫行》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音乐美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洞箫声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洞箫音乐的丰富多变和美妙动人。诗人用各种生动的形象和场景来形容洞箫的声音,如“洞箫翕兮天气清,北斗插地天河倾”“洞箫急兮天气肃,秦娥咽月湘妃哭”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洞箫音乐所营造的不同氛围和情感。
诗中还融入了许多与音乐、历史、神话相关的元素,如夔龙、九韶、秦筝、六幺、上林、弄玉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洞箫音乐的热爱和对知音的渴望,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语言优美,韵律和谐,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是一首描写音乐的佳作,也是一首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