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瓦厢谒大禹庙

德水千年在,谁能忘禹功。 金堤非旧迹,铜瓦见新宫。 野著沧凉日,林交惨淡风。 路岐何用感,王气满关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德水:黄河的别称。
  • 禹功:夏禹治水的功绩。
  • 金堤:坚固的堤堰。
  • 铜瓦厢:地名。
  • 路岐:指道路分岔处,也比喻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岐”读音为“qí”)

翻译

黄河之水已流淌千年,谁能够忘记大禹的功绩呢? 坚固的堤堰已非昔日的痕迹,在铜瓦厢能见到新建的大禹庙。 旷野沐浴在苍凉的日光下,树林在惨淡的风中交错。 何必为人生道路上的分岔和困难而感慨,帝王的气象布满了关东大地。

赏析

这首诗以大禹治水的功绩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大禹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的首联强调了大禹治水的伟大功绩历经千年仍被人们铭记。颔联通过对比,指出金堤已非旧貌,而铜瓦厢的大禹庙则是新的象征,暗示了时代的变迁。颈联描绘了苍凉的旷野和惨淡的风声,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尾联则从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中转向对帝王之气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宏大的气势。整首诗意境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