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曾以三大司马

郢中高步有阳春,纳履频年侍紫宸。 莲座昔为同社客,夷门今愧报恩人。 中朝礼数优专席,四海升平寄一身。 莫道云泥今绝隔,梦中犹得拜车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郢中(yǐng zhōng):指代楚国的郢都,这里借指美好的地方。
  • 阳春:原指春天的美好景象,这里比喻高超的文学艺术水平或高妙的言论。
  • 纳履:穿鞋,借指为君主效力。
  • 紫宸:宫殿名,借指帝王所居之处。
  • 莲座:佛教语,指莲花的台座,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相聚之处。
  • 同社客:志趣相同的朋友。
  • 夷门:战国时魏都大梁的东门,这里指报恩的地方。
  • 专席:单独的席位,表示尊贵的待遇。
  • 四海升平:天下太平。

翻译

在那美好的地方您有着高超的水平,多年来您为君主效力,常侍奉在帝王身旁。往昔我们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我在夷门之地,惭愧自己未能像侯嬴报答信陵君那样报答您的恩情。在朝中您享受着优厚的礼数,拥有尊贵的待遇,天下太平的重任也寄托在您一人身上。不要说我们如今如同云泥之别相隔甚远,在梦中我还能得以拜见您车后的尘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曾以三大司马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愧疚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的首联夸赞友人的才华和地位,颔联表达了自己对未能报恩的愧疚之情,颈联强调友人在朝中的重要地位和责任,尾联则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友情的执着,即使现实中相隔甚远,在梦中也渴望能与友人相见。整首诗情感真挚,用典恰当,语言优美,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