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答三首

氍毹不寐怯春凉,信是秋来分外长。 青玉案传云雁远,白头吟就锦鸳翔。 肠丝卷练成佳藕,泪叶翻红字海棠。 夜夜月明涵绣幕,可堪孤影伴寒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氍毹(qú shū):一种毛织的地毯,古代演戏多在地毯上进行,后因以借指舞台或演戏的场所,此处指毛毯。
  • 青玉案:词牌名,这里借指诗词或书信。
  • 白头吟:乐府楚调曲名,多以女子口吻写被遗弃的哀怨之情,此处可能指哀怨的诗作。
  • 锦鸳:指绚丽的鸳鸯图案,常象征爱情或夫妻。

翻译

在这毛毯之上难以入眠,害怕初春的凉意,确实感觉秋天到来时,夜晚会格外漫长。寄托情思的诗词书信传言云雁已远去,哀怨的诗作写成时仿佛看见绚丽的鸳鸯飞翔。柔肠如卷练般缠绕成美好的莲藕,伤心的泪叶使得海棠花瓣如红字般鲜艳。每夜明月都照耀着绣花的帷幕,怎能忍受孤独的身影伴着寒冷的月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哀怨的情境。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感受(初春的凉意、秋来夜长的感觉)以及对情感的寄托(青玉案、白头吟),表达了内心的寂寞和忧伤。诗中的意象,如氍毹、云雁、锦鸳、佳藕、海棠等,都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情感的表达。肠丝卷练成佳藕,泪叶翻红字海棠这两句,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最后夜夜月明涵绣幕,可堪孤影伴寒光,以清冷的月光和孤独的身影作结,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孤独和凄凉之感。整首诗意境凄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

黎景义

黎景义,一名内美,字克和。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黎遂球、陈邦彦、梁朝钟、陈子壮、张家玉等皆为其友。明清鼎革,奉母隐居桃山不出。著有《二丸居集》八卷。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有传。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