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

· 宋庠
萧寂东轩坐,徘徊月驭来。 风休凉晕缺,旬破晚弦开。 紫汉沈星树,仙茎逼露杯。 谁怜故林鹊,终夕自惊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寂:幽静冷落。
  • 东轩:东边的窗户或长廊。轩,有窗户或长廊的小屋。 轩(xuān)
  • 月驭:指月亮,古代传说中月亮是由神驾驭的。 驭(yù)
  • 风休:风停止。
  • 凉晕缺:清凉的月晕有所缺损。晕,围绕日月形成的光圈。 晕(yùn)
  • 旬破:过了上旬。旬,十天为一旬。 旬(xún)
  • 晚弦开:农历每月初三前后月亮呈弯形,这里说晚弦开指下弦月出现 。
  • 紫汉:天空。 紫汉(zǐ hàn)
  • 沈星树:沈,同“沉”,星像树木一样沉入天空深处 。 沈(chén)
  • 仙茎:汉武帝曾建承露盘,以铜制成仙人捧露盘状,“仙茎”即指此。
  • 逼露杯:接近承露盘。
  • 故林鹊:回到原来栖息树林的鹊鸟 。

翻译

我在幽静冷落的东轩独坐,月亮缓缓地施施然来临。风停了,清凉的月晕有了些缺损;过了上旬,下弦月终于出现。在高远的天空中,星像树木那样渐渐沉去;铜仙人捧着的承露盘仿佛快要靠近凝聚了露珠的杯子。可是又有谁怜惜那原来树林中的鹊鸟呢,一整个夜晚都在独自惊恐疑虑。

赏析

这首《对月》描绘出一幅静谧清幽的月夜之景。开篇直接点明“坐”于东轩“对月”的场景,奠定静穆基调。颔联对月貌变化的刻画细腻入微,“凉晕缺”“晚弦开”从月晕变化到下弦月升起,尽显月夜的清冷与悠远。颈联写天空星辰沉落,“仙茎逼露杯”从地面延伸至天上,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尾联则笔锋一转,用“故林鹊”“自惊猜”,以鸟的惊惶来折射出诗人内心隐藏的不安与孤寂,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绪。整首诗从景起笔,以情作结,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又略带哀伤的氛围。

宋庠

宋庠

宋安州安陆人,徙开封雍丘,初名郊,字伯庠,后改字公序。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第一。累迁翰林学士。宝元二年,除参知政事。与宰相吕夷简论事不合,出知扬州、郓州。复入参政,改枢密使。皇祐元年拜相。三年,为谏官包拯奏劾不戢子弟,无所建明,出知河南府。旋加使相,充枢密使,封莒国公。英宗即位,改封郑国公,请老致仕。与弟宋祁俱以文学名,时称“二宋”。读书至老不倦,善正讹谬。卒谥元宪。有《国语补音》、《宋元宪集》等。 ► 8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