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篮舆(lán yú): 古代竹制的轻便小车,多由人抬着行走。
- 报慈桥(bào cí qiáo): 地名,具体位置未详,可能是一座有慈善寓意的桥梁。
- 麦欲黄(mài yù huáng): 麦子即将成熟,颜色转为黄色。
- 田父(tián fù): 农夫,这里指种田的人。
- 秧水阔(yāng shuǐ kuò): 描述稻田里的水已足够,适合插秧。
- 茅针(máo zhēn): 茅草的嫩芽,可食用,有香气。
- 鲥鱼(shí yú): 鱼类,肉质鲜美,春季上市。
- 樱笋(yīng sǔn): 樱桃和竹笋,春季时令食物。
- 下酒娘(xià jiǔ niáng): 用以佐酒的菜肴或调料。
翻译
乘坐着竹篮小车,在春末的日子里,我漫步经过报慈桥,四周一片清新的绿意,阳光明媚,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悠长。鸟儿的歌声从四面八方的绿树间传来,溪水中倒映着即将金黄的麦田。农夫们已经开始插秧,田间的水已经足够宽广;孩子们则争先恐后地采摘着茅草的嫩芽,那味道想必是甜美的。明天就是立夏了,别忘了品尝那新鲜的鲥鱼和樱桃,配上竹笋,是一道绝妙的下酒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初夏来临之际的田园风光。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到报慈桥畔生动鲜活的场景:鸟语花香、麦浪翻滚、农事繁忙和儿童的欢乐。作者巧妙地运用“篮舆”、“嫩阴”等词语,渲染出春天的清新与宁静。而“鲥鱼樱笋下酒娘”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季节的更迭,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享受。整首诗语言通俗,意境优美,让人感受到春日乡村的独特韵味。
方仁渊的其他作品
- 《 邓司徒祠清奇古怪四老柏歌 》 —— [ 清 ] 方仁渊
- 《 冬日无聊,南檐负喧甚适,晚则啜茗石梅,因之有作,呈邵息庵二首 》 —— [ 清 ] 方仁渊
- 《 张君剑南示其尊人手钞诗集多昔年故友,拙作亦附焉。三十馀人都突草,惟予龙钟尚存,因题二律以志今昔之感二首 其二 (乙丑) 》 —— [ 清 ] 方仁渊
- 《 种兰有感示儿 》 —— [ 清 ] 方仁渊
- 《 北门竹枝词十首 》 —— [ 清 ] 方仁渊
- 《 馨吾王君,于壬寅年造新宅市东静地,落成赋移居诗嘱和,次韵奉寄四首 》 —— [ 清 ] 方仁渊
- 《 戊子春暮偕萧云门游三峰寺归君云林俞君金门先至药公置酒云林出金门追和常尉诗拉云门与予同和次韵答之 》 —— [ 清 ] 方仁渊
- 《 寄怀王馨吾茂才二首 》 —— [ 清 ] 方仁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