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 · 总把平生入醉乡

总把平生入醉乡。大都三万六千场。今古悠悠多少事,莫思量。 微有寒些春雨好,更无寻处野花香。年去年来还又笑,燕飞忙。
拼音

注释

添字浣溪沙:词牌名。又名《摊破浣溪沙》。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多三字两结句,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因有「添字」、「摊破」之名。双调,四十八字,上阕四句、三平韵,下阕四句、两平韵。此调五代和凝词称《山花子》。《山花子》本唐教坊曲名。近代在敦煌发现的《山花子》调虽字数与和凝词相同,但为仄韵,所以不能认为是一个词体。 「简傅岩叟」:四卷本丙集无。 傅岩叟:《陈克斋文集·卷十·傅讲书生祠记》:「铅山傅岩叟,幼亲师学,肄儒业,抱负不凡,壮而欲行爱人利物之志。命与时违,抑而弗信。……时稼轩辛公有时望,欲讽庙堂奏官之,岩叟以非其志,辞,辛不能夺。议遂寝。……岩叟虽无轩冕之荣,开径延宾,竹深荷净,暇时胜日,饮酒赋诗,自适其适,不知有王公之贵。岂非忧人之忧,故能乐已之乐,是不可以不书。因亦附见云。岩叟名为栋,尝为鄂州州学讲书。」 三万六千场:唐·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宋·苏轼《赠张刁二老》诗:「共成一百七十岁,各饮三万六千觞。」《满庭芳·蜗角虚名》词:「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寒些: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俱作「些寒」。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总把平生入醉乡:总是愿意将自己的一生沉浸在沉醉的境界中。“醉乡”指喝醉后昏然陶醉的境界。
  • 三万六千六千场:一生算下来大概有三万六千日(一年按360天粗略计算,百年约三万六千日),这里表示一生这么多时日常常沉醉饮酒之意 。
  • 莫思量:不要去思考、琢磨。
  • 微有寒些(suō)春雨好:春雨带着微微的寒意却是十分美好。“些”,句末语气词,此处读音为“suō” 。

翻译

一生都愿意沉醉在那醺醺然的氛围里,这一生的时光啊,大多都是在醉梦里度过。古往今来,悠悠岁月里有着无数的事情,都不要去想啦。微微带着寒意的春雨是如此美好,四处洋溢着鲜花的香气。年复一年地过去,看着那燕子欢快地笑着、忙碌地飞来飞去

赏析

这首词展现了辛弃疾别样的心境。开篇“总把平生入醉乡 ,三万六千六千场”,以夸张之笔直言愿将一生付诸醉乡,反映出词人或许是在现实中遭遇诸多无奈、波折,故而想借沉醉来逃避纷扰。 “今古悠悠多少事,莫思量”,将视野拉到古今漫长时光,深感历史沧桑、人事繁杂,劝自己不要再思量,看似豁达背后实则蕴含着深沉的感慨与怅惘。

下阕“微有寒些春雨好,更无处处花花香”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机的春日图景,带有寒意的春雨润泽大地,花儿绽放散发芬芳,细腻地营造出温馨且美好的氛围,传递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享受。最后的“年去年来又又笑,燕飞忙”,以燕子年复一年的忙碌,象征着时光的流转,生命的不息,在看似简单的场景刻画中,蕴含着对时间、生命的诸多体悟。整首词既有词人的消极遁世之叹,又有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眷恋 ,感情交织,意味悠长。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