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添字浣溪沙:词牌名。又名《摊破浣溪沙》。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多三字两结句,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因有「添字」、「摊破」之名。双调,四十八字,上阕四句、三平韵,下阕四句、两平韵。此调五代和凝词称《山花子》。《山花子》本唐教坊曲名。近代在敦煌发现的《山花子》调虽字数与和凝词相同,但为仄韵,所以不能认为是一个词体。
「答傅岩叟酬春之约」:四卷本丙集作「偶成」。
傅岩叟:《陈克斋文集·卷十·傅讲书生祠记》:「铅山傅岩叟,幼亲师学,肄儒业,抱负不凡,壮而欲行爱人利物之志。命与时违,抑而弗信。……时稼轩辛公有时望,欲讽庙堂奏官之,岩叟以非其志,辞,辛不能夺。议遂寝。……岩叟虽无轩冕之荣,开径延宾,竹深荷净,暇时胜日,饮酒赋诗,自适其适,不知有王公之贵。岂非忧人之忧,故能乐已之乐,是不可以不书。因亦附见云。岩叟名为栋,尝为鄂州州学讲书。」
艳杏夭桃:宋·柳永《剔银灯》词:「艳杏夭桃,垂杨芳草,各斗雨膏烟腻。」雨膏烟腻,谓花草树木在烟雨中显得肥腴润泽。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贺新郎 · 觅句如东野 》 —— [ 宋 ] 辛弃疾
- 《 清平乐 · 检校山园,书所见 》 —— [ 宋 ] 辛弃疾
- 《 朝中措 · 夜深残月过山房 》 —— [ 宋 ] 辛弃疾
- 《 有以事来请者效康节体作诗以答之 》 —— [ 宋 ] 辛弃疾
- 《 鹧鸪天 · 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 —— [ 宋 ] 辛弃疾
- 《 踏莎行 · 和赵国兴知录韵 》 —— [ 宋 ] 辛弃疾
- 《 沁园春 · 送赵景明知县东归,再用前韵 》 —— [ 宋 ] 辛弃疾
- 《 题鹅湖壁 》 —— [ 宋 ]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