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病绕梅花酒不空

病绕梅花酒不空。齿牙牢在莫欺翁。恨无飞雪青松畔,却放疏花翠叶中。 冰作骨,玉为容。当年宫额鬓云松。直须烂醉烧银烛,横笛难堪一再风。
拼音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醉梅花》、《剪朝霞》、《骊歌一叠》等。双调,五十五字,平韵。或说调名取自唐·郑嵎「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诗句。然唐、五代词中无此调。调始见于宋代宋祁之作。 「用前韵赋梅。三山梅开时,犹有青叶甚盛,余时病齿」:四卷本丙集作「用韵赋梅。三山梅开时,犹有青叶甚盛,余时病齿」,广信书院本作「用前韵赋梅。三山梅开时,犹有青叶,余时病齿」。 三山:福州城内有越王山、九仙山、乌石山,故郡有三山之名。宋·曾巩《道山亭记》:「城中凡有三山,东曰九仙,西曰闽山,北曰越王,故郡有三山之名。」 余时病齿: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卷六·牙疼》:「辛帅旧患伤寒。方愈,食青梅,既而牙疼甚。有道人为之灸,屈手大指本节后陷中,灸三壮,初灸觉病牙痒,再灸觉牙有声,三壮疼止。今二十年矣,恐阳溪穴也。」按:王执中字叔权,瑞安人,宋孝宗 乾道五年进士,官灃(fēng)州教授,将作丞,《温州府志·卷十九》有传。《针灸资生经》一书作于嘉定初,上距绍熙初约二十年,其记「辛帅牙疼」事,与此词题参看,正稼轩帅闽时事也。 酒不空:《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齿牙牢在莫欺翁」句:唐·韩愈《赠刘师服》事:「羡君齿牙牢且洁。」西汉·刘向《说苑·卷十·敬慎》:「常摐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常摐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常摐曰:『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过故乡而下车,非谓其不忘故耶?』常摐曰:『嘻,是已。』常摐曰:『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过乔木而趋,非谓敬老耶?』常摐曰:『嘻,是已。』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摐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摐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宋·苏轼《送刘攽(bān)倅海陵》诗:「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莫誇舌在齿牙牢,是中惟可饮醇酒。」 常年:四卷本丙集作「当年」。 宫额:《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十五·人日〉》:「《杂五行书》曰:『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烂醉烧银烛:宋·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 横笛:横笛调名有《落梅花》。唐·和凝《望梅花》词:「何事寿阳无处觅,吹入谁家横笛。」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鹧鸪天:词牌名。
  • 齿牙牢:牙齿坚固。

翻译

疾病缠身但梅花旁的酒却不会空。牙齿还坚固着呢可别欺负我这老头。遗憾的是没有飞雪在青松旁边,却让疏落的花绽放在翠叶之中。那梅以冰为骨,以玉为容貌。遥想当年如宫妆般的梅花绽放在鬓发如云的美人额上。只需要尽情沉醉点燃银烛,那横笛简直难以再承受这一再的寒风。

赏析

这首词借梅花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情绪。上阕写尽管有病在身,但饮酒赏梅不停,感慨没有雪与松映衬梅花的美,同时也体现出自己的坚韧。下阕主要描绘梅花的冰肌玉骨之美,回忆过去宫额妆上梅花的情景,最后表达想要尽情享受当下,却又感叹横笛难以承受寒风,其实也是暗指自己在现实中的无奈。全词语言优美生动,意境清幽,通过梅花这一形象传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和人生感慨。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