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双陆,和陈仁和韵

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馀事。袖手旁观初未识,两两三三而已。变化须臾,鸥翻石镜,鹊抵星桥外。捣残秋练,玉砧犹想纤指。 堪笑千古争心,等闲一胜,拚了光阴费。老子忘机浑谩与,鸿鹄飞来天际。武媚宫中,韦娘局上,休把兴亡记。布衣百万,看君一笑沈醉。
拼音

注释

“双陆,和陈仁和韵”:四卷本乙集作“双陆,和坐客韵”。 双陆:博具。明·谢肇浙《五杂俎·卷六·人部二》:“双陆,一名‘握槊’,本胡戏也,云:‘胡王有弟一人得罪,将杀之,其弟于狱中为此戏以上,其意言孤则为人所击,以讽王也。’曰‘握槊’者,象形也。曰‘双陆’者,子随骰行,若得双六,则无不胜也。又名‘长行’,又名‘波罗塞戏’。其法以先归宫为胜,亦有任人打子,布满他宫,使之无所归者,谓之‘无梁’,不成则反负矣。其胜负全在骰子,而行止之间,贵善用之。其制有北双陆,广州双陆,南番、东夷之异。事始以为陈思王制,不知何据。”宋·洪遵《双陆序》:“以异木为槃,槃中往此内外各有六梁,故名 。” 陈仁和:稼轩之《永遇乐·送陈仁和自便东归》,四卷本乙集题作“送陈光宗知县”,是陈氏必曾作县令于仁和,而光宗则其字也。南宋·陈傅良、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九·人物类四·科名》载:“陈德明,字光宗,宁德人。”为隆兴元年木待问榜进士及第。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六》载袁说友《吴下同年会》诗小序云:“说友缪司(宪)畿(甸),适遇提举郎中(詹)元善年兄持节仓事,相与思念同年之在吴门者凡数人,……乃以绍熙改元之五日会于姑苏台,……说友遂赋唐律一章稍纪其事,抑以为异日佳话云。同集:成仲邻,……赵景安,……期不至者:章仲济,……陈光宗。”其下备载诸同年和诗。陈光宗和章之署名为“三山 陈德明”。查詹元善即詹体仁,《宋史》本传谓系建宁 浦城人,登隆兴元年进士第。从知与光宗为同年。赵景安即撰《云麓漫钞》之赵彦卫,盖与陈均寓居于吴中者,故稼轩和陈之《江神子》中有“吴霜”及“姑苏台”等句。《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六十三》载一事云:“淳熙十三年冬十月,仁和知县陈德明坐赃污不法,免真决,刺面配信州。其元举主叶翥、齐庆胄、郭棣各贬秩三等。”据知光宗即必陈德明之字。《咸淳临安志》所载南宋一代仁和县令极详备,惟均不载其到任及去职之年月。陈德明名列陈巩之后,而陈巩则在《名宦传》中载有简历云:“陈巩,简斋之孙,淳熙十一年为仁和令,以能称。……”另据周必大《省斋文稿·卷十八·跋陈去非帖》有云:“陈公之子本之藏手泽甚富,……本之之子仁和宰□复示此轴。”下署“淳熙丙年二月十三日”。颇似其时陈巩尚在仁和任上者。若然,则二陈之交代最早应为淳熙十三年春夏间。而是年十月陈德明即失官谪居信州,则其任仁和县令最多不过半年。陈氏和袁说友诗云:“旧交牢落寸心违,门掩苍苔省见稀。幸遇星郎分刺举,忝联桂籍得归依。公方阔步鸣先路,我独冥行怨落晖。遥想登台高会处,应怜乌鹊正南飞。”盖自信上归吴中后即家居终其身矣。 横槊:四卷本作“握槊”。《南史·卷二十五·〈垣护之传·(弟垣谅之子)垣荣祖传〉》:“荣祖字华先,崇祖(护之弟询之子)从父兄也。父谅之,宋北中郎府参军。荣祖少学骑射,或曰:‘何不学书?’荣祖曰:‘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可不负饮食矣。君辈无自全之伎,何异犬羊乎。’”稼轩于南归前曾鸠众数千人隶耿京军中,此云“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馀事。”亦自道其旧事也。宋·苏轼《前赤壁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按:双陆又称握槊。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七》:“如今之双陆,棋也。予谓双陆之制,初不用棋,俱以黑白小棒槌,每边各十二枚,主客各一色,以骰子两只掷之,依点数行,因有客主相击之法。故赵抟《双陆诗》云:‘紫牙镂合方如斗,二十四星衔月口。贵人迷此华筵中,运朩手交如阵斗。’今六博,既行六棋,则非双陆明矣。” 袖手旁观:唐·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袖手,四卷本作“缩手”。 “鸥翻石镜,鹊抵星桥外。捣残秋练,玉砧犹想纤指。”句:当谓戏双陆情状。北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三·警句门》引《郡阁雅谈》:“廖凝字熙绩。十岁,《咏棋》诗云:‘满汀鸥不敢,一局黑全输。’识者见之曰:‘必垂名于后。’”又,双陆棋为杵状。 浑谩与:姑漫然应付之意。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鸥翻,四卷本作“鸥飞”。 鸿鹄飞来天际:《孟子·告子上》:“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武媚宫中:《新唐书·卷七十六·高宗后武氏传》:“高宗 则天顺圣皇后 武氏,并州 文水人。父士彟,……文德皇后崩,久之,太宗闻士彟女美,召为才人,方十四。……既见帝,赐号‘武媚’。”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六·〈事实·双陆〉》:“王建《宫词》:‘分明同坐赌樱桃,攸却投壶玉腕劳。各把沉香双陆子,局中斗叠阿谁高?’按,《狄仁杰家传》载,‘武后语仁杰曰:“朕昨夜梦与人双陆,频不胜,何也?”对曰:“双陆输者,盖谓宫中无子。此是上天之意,假此以示陛下,安可虚储位哉?”’今《新唐史》削去‘宫中’两字,止云‘双陆不胜,无子也’。余尝与善博者论之,博局有宫,其字不可削。盖削之,则无以见宫中之意,故王建诗亦云。” 韦娘局上:《新唐书·卷七十六·中宗后韦氏传》:“初,帝幽废,与后约:‘一朝见天日,不相制。’至是,与(武)三思升御床博戏,帝从旁典筹,不为忤。” 布衣百万:《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于东府聚摴蒱,大掷,一判应至数百万。”唐·杜甫《今夕行》:“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布衣,平民百姓。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横槊(shuò):形容气概豪迈。
  • 凭陵:亦作“凭凌”,意气高昂。
  • 酒圣:指善于饮酒的人。
  • 诗豪:诗人中出类拔萃者。
  •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 须臾:片刻,短时间。
  • 鸥翻石镜:形容景象变化。
  • 鹊抵星桥:借指一种美好的情境。
  • 捣残秋练:指打破某种美好的事物。
  • 玉砧:捣衣石的美称。
  • 纤指:女子柔细的手指。
  • 争心:争夺的心思。
  • 拚(pàn):舍弃,不顾惜。
  • 老子:作者自称。
  • 忘机:消除机巧之心。指甘于淡泊,与世无争。
  • 浑谩与:随意应付。
  • 鸿鹄(hú):大雁和天鹅,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翻译

少年时豪迈地持槊而立,意气高昂,饮酒作诗只是等闲之事。袖手在旁先未曾察觉,只是两三个这样罢了。变化很快,如同鸥鸟在石镜上翻飞,鹊鸟到达星桥之外。打破了秋天洁白的绸帛,捣衣石还仿佛留有那纤细手指的触感。可笑千古以来的争夺之心,为了轻易的一胜,就舍弃了光阴去耗费。我已忘却机巧之心随意对待,就像那大雁从天际飞来。武媚娘在宫中,韦娘在棋局之上,不要去把兴亡记挂。有众多的平民百姓,看你一笑而沉醉其中。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诸如少年豪迈形象、袖手旁观的场景以及各种奇妙变化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对世事的独特感悟。词中既笑看人们为争夺而耗费光阴,又通过一些具体的形象如宫中、棋局等表达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同时,作者以自我的洒脱与不羁来对比众人的追逐,表现出一种旷达与超脱的人生态度。整体风格既豪放又带有一定的深沉与思考,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