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依旧是、西风白鸟,北村南郭。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呼斗酒,同君酌。更小隐,寻幽约。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正仰看、飞鸟却譍人,回头错。
拼音
注释
“游南岩,和范廓之韵”:广信书院本作“游南岩,和范先之韵”,玆从四卷本甲集。
南岩:《上饶县志·山川志》:“南岩一名卢家岩,在县治西南十里,朱子读书处。谺然空嵌,可容数百人。岩下朱子祠及僧舍十数楹,不假瓦覆,虽大雨无檐漏声。有文公祠、大义石、一滴泉、千人室、五级峰、百丈壁、开鉴塘、濯缨井等八景。历代名人多题咏焉。”明·龚敩《次韵吴自修游南岩》:“溪南十里南岩寺,老柏经年泣象龙。林屋山光春皎皎,石阑云影午重重。胜游佳客身亲到,惠寄新诗手自封。南渡老臣遗墨在,想因忠愤久填胸。”
范廓之:即稼轩门人范开,为范祖禹后裔。淳熙九年从学稼轩,十五年编刊《稼轩词》甲集,并为之序。其他事历不详。广信书院本“廓之”均作“先之”,盖避宋宁宗 赵扩名讳而改者。上阕纯写南岩景色,结处融情入景,以草木之摇落,叹人生之悲秋。下阕叮咛廓之一旦出仕,犹须及早归来。以下鹿梦鱼乐,仕隐对举,体验深切。煞拍巧用杜诗,“回头错”三字,意味深长。
“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句:笑问同游者,千丈南岩由谁削就。晋·葛洪《神仙传·卷二·卫叔卿》:“卫叔卿者,中山人也。服云母得仙。汉 元凤二年八月壬辰,武帝闲居殿上,忽有一人,乘浮云驾白鹿集于殿前,武帝惊问之为谁。曰:‘我中山 卫叔卿也。’帝曰:‘中山非我臣乎?’叔卿不应,即失所在。帝甚悔恨,即使使者梁伯之往中山推求,遂得叔卿子,名度世,即将还见。帝问焉,度世答曰:‘臣父少好仙道,服药治身八十馀年,体转少壮,一旦委臣去,言当入华山耳。今四十馀年,未尝还也。’帝即遣梁伯之与度世往华山觅之。度世与梁伯之俱上山,辄雨积数日。度世乃曰:‘吾父岂不欲吾与人俱往乎?’更斋戒独上,望见其父与数人于石上嬉戏,度世既到,见父上有紫云覆荫郁郁,白玉为床,有数仙童执幢节立其后。度世望而再拜。叔卿问曰:‘汝来何为?’度世具说天子悔恨,不得与父共语,故遣使者与度世共来。叔卿曰:‘吾前为太上所遣,欲戒帝以灾厄之期,及救危厄之法,国祚可延,而帝强梁自贵,不识道真,反欲臣我,不足告语,是以弃去。今当与中黄太一共定天元九五之纪,吾不得复往也。’度世因曰:‘向与父博者为谁?’叔卿曰:‘洪崖先生、许由、巢父、王子晋、薛容也。今世向大乱,天下无聊,后数百年间,土灭金亡,天君来出,乃在壬辰耳。我有仙方,在家西北柱下,归取,按之合药服饵,令人长生不死,能乘云而行,道成来就吾于此,不须复为汉臣也。’度世拜辞而归,掘得玉函,封以飞仙之香,取而按之饵服,乃五色云母,并以教梁伯之,遂俱仙去,不以告武帝也。”晋·郭璞《游仙诗》之三:“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此当指同游者,或谓指韩元吉、朱熹诸人。
西风:秋风。
白鸟:四卷本作“白马”。
僧屋:僧舍。
似整复斜:唐·杜牧《台城曲二首》:“整整复斜斜,隋旂簇晚沙。”
“依旧是、西风白鸟,北村南郭。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句:谓今日重游南岩,南岩一带风景依旧。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句:因草木摇落而发悲秋之叹。战国楚·宋玉《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小隐:谓隐居山林。《昭明文选·卷二十二·〈诗乙·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山水),大隐隐朝市。”
寻:重温。
幽约:清幽之约。元·陈高《送陆有章》诗:“我性亦爱山,方期结幽约。”
“呼斗酒,同君酌。更小隐,寻幽约。”句:今日与君呼酒共酌,更期来日同归山林,重践幽约。唐·李白《将进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丁宁:同“叮咛”。
北山猿鹤:化用南朝 齐·孔稚圭《北山移文》:“至于还飙(biāo)入幕,写雾出楹,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
“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句:嘱廓之及早归隐,勿久恋仕途。按:据稼轩《醉翁操·长松之风》序,知廓之行将出仕,故有此嘱语。
蕉鹿梦:喻虚幻的人世富贵,失荣辱如梦幻。《列子·卷三·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偶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讵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彼真取若鹿,而与若争鹿。室人又谓梦仞人鹿,无人得鹿。今据有此鹿,请二分之。’以闻郑君。郑君曰:‘嘻!士师将复梦分人鹿乎?’访之国相。国相曰:‘梦与不梦,臣所不能辨也。欲辨觉梦,唯黄帝 孔丘。今亡黄帝 孔丘,孰辨之哉?且恂士师之言可也。’”蕉,通“樵”。
鱼乐:《庄子·卷十七·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句:谓廓之出仕亦如蕉乐之梦,而我鱼游之乐则非隐退者不能领略。
“正仰看、飞鸟却应人,回头错。”句:唐·杜甫《漫成二首·其二》:“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