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生查(chá)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尊前集》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南吕宫」。朱希真词有「遥望楚云深」句,名《楚云深》。韩涧泉词有「山意入春晴,都是梅和柳」句,名《梅和柳》。又有「晴色入青山」句,名《晴色入青山》。有双调五体,字数有四十、四十一、四十二三种。正体双调,四十字。前后阕各四句,两仄韵。各家平仄颇有出入,与作仄韵五言绝句诗相仿,多抒怨抑之情。
「简吴子似县尉」:四卷本丁集作「简子似」。
吴子似:《安仁县志·人物志》:「吴绍古,字子嗣,通经术,从陆象山游。授承直郎,荆湖南路提举茶盐使干办公事。」《铅(Yán)山县志·十一·名宦》:「吴绍古,字子嗣,鄱阳人。庆元五年任铅山尉,多有建白。有史才,纂《永平志》,条分类举,先民故实搜罗殆尽。建居养院以济穷民及旅处之有病阨者。」按:吴氏尉铅山始于庆元四年,见赵昌父《刘之道祠记》,《铅山县志》作五年,误。(参《辛稼轩年谱》庆元四年)。
太古:四卷本丁集作「千古」。
六月火云:宋·黄山谷《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张侯哦诗松韵寒,六月火云蒸肉山。」
盗泉、吾宁渇:《尸子》:「孔子至于胜母,暮矣,而不宿;过于盗泉,渇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照影都:《六十家词》本及四印斋本作「照影成」。
挂瓢:《逸士传》:「许由手捧水饮,人遗一瓢,饮迄,挂木上,风吹有声。由以为烦,去之。」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生查子:词牌名。
- 火云:炎热的红云,这里指炎热的天气。
- 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据说人喝了盗泉的水会变得贪婪。
翻译
那高峻的人如千丈悬崖般峭拔,千古以来都储存着冰雪般的冷峻高洁。在六月炎热如火云的时候,一见到他就令人毛发森然感到清凉。世俗的人就如同盗泉之水,看上去大多是昏昧浑浊的。我要把自己的瓢挂在那高处,不喝这种水我宁愿忍受口渴。
赏析
这首词以奇崛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来展现词人对于不同类型人的态度。上阕写高人如千丈崖般令人敬仰,能在炎热中带来清凉之感,突出其高洁品质。下阕则把俗人比作盗泉,体现其污浊昏昧。最后表达了词人追求高尚、远离世俗污浊的决心和坚守。整体风格明快爽朗,语言简洁有力,生动地表达了词人鲜明的价值取向。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