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龙百尺楼:借指抒发壮怀的登临处。元龙,三国时陈登的字。
- 鸱夷(chī yí):指春秋越国范蠡之号,后泛指隐遁之人。
- 八柱:古代神话传说,地有八柱,用以承天。
- 玉关:即玉门关,这里借指边远地区。
翻译
不要高卧在那陈登所卧的百尺楼上。目光高远能够看破古往今来的忧愁。如果不能成为支撑天地的八根柱子,那就暂且学习范蠡,归隐去泛游五湖的小舟。 在万里西南的天边一角,凭借着豪迈之气乘风而行,也当作是平常的游历。不要说在边远之地人已衰老,壮志如云,依旧不会因秋色而惊心。
赏析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豁达的心境和高远的志向。上阕中,词人表示不愿只是高卧闲适,而要有高远的志向,若不能成为国家的支柱,也愿像范蠡一样归隐。下阕则进一步展现了词人的豪迈气概,即使在西南边远之地,也能以凌云壮志,从容面对时光的流逝。整首词气势磅礴,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体现了词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坚定信念。
京镗
宋豫章人,字仲远。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两试县令有声。孝宗即位,锐志恢复,群臣多迎合其意,独言宜徐图之。擢监察御史。高宗之丧,金使来吊,受命使金报谢,以丧不肯受宴乐。使还,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在任首罢征敛,弛利予民。宁宗时,累官至左丞相,一变其素守,唯奉行韩侂胄风旨。后以年老乞休。卒谥文忠,改谥庄定。有《松坡集》。
► 46篇诗文
京镗的其他作品
- 《 念奴娇 次宇文总领游北湖韵,并引 》 —— [ 宋 ] 京镗
- 《 水龙吟 次邛州赵守韵 》 —— [ 宋 ] 京镗
- 《 念奴娇 · 七夕,是年七月九日方立秋 》 —— [ 宋 ] 京镗
- 《 绛都春 · 元宵 》 —— [ 宋 ] 京镗
- 《 洞仙歌 · 次王漕邀赏海棠韵 》 —— [ 宋 ] 京镗
- 《 水调歌头 次果州冯宗丞韵 》 —— [ 宋 ] 京镗
- 《 好事近 · 其二同茶漕二使者登大慈寺楼,次前韵 》 —— [ 宋 ] 京镗
- 《 水龙吟 次利漕范右司韵 》 —— [ 宋 ] 京镗